对于克鲁姆洛夫来说,应该是“先有城堡,后有小镇”。欧洲的诸多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建造起集居住、防御于一身的城堡。克鲁姆洛夫城堡(Státní hrad azámek)始建于1240年,是捷克除布拉格外最大的古堡。历史上克鲁姆洛夫先后被维特克家族、罗森伯格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艾根伯格家族和施瓦岑伯格家族统治,五大家族族人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建设古堡。鼎盛时期,城堡里就是一个小型城市,曾有贵族医院、学校、牧场、啤酒厂、谷仓等,直到德国战败,捷克共和国成立,城堡才收归国有。虽然历经数次战乱,却幸运地被传承了下来。今天站在山脚下仰望城堡,依然可以想象曾经的辉煌。
走进东门就是城堡第一庭院,北侧黄色的房子曾是粮仓和盐仓,南侧曾是马厩。穿过庭院,西侧防御墙上方有两只石狮子托举着盾徽,左边是约瑟夫一世·亚当·施瓦岑贝格(Joseph I。 Adam zu Schwarzenberg,1722-1782)的,右边是他的妻子玛丽(Marie Terezie von Lichtenstein,1721-1753)的。
此时的克鲁姆洛夫连年战争,小镇和城堡并没有什么发展,直到17世纪末第三任克鲁姆洛夫公爵约翰·克里斯蒂安·艾根伯格(Jan Kristián I z Eggenberka,1641-1710)才为城堡增加了一些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但他去世时没有子嗣,唯一的弟弟仅有的一个孙子也于1717年夭折,家族宣告绝嗣。墙上黑色的挂旗绘制的是约翰·克里斯蒂安·艾根伯格的盾徽,五朵玫瑰代表了克鲁姆洛夫公爵这一头衔,挂旗曾在公爵葬礼时使用。
1719年,公爵遗孀玛丽去世,领地和爵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亚当·弗朗兹·施瓦岑贝格(AdamFrantišek ze Schwarzenbergu,1680-1732),从此克鲁姆洛夫转为施瓦岑贝格家族至今。亚当·弗朗兹公爵陪国王查理六世(Karl VI,1685-1740)打猎时,不幸被国王误伤而死,他年仅10岁的儿子约瑟夫一世·亚当·施瓦岑贝格(也就是城堡第一庭院左边石狮子托着的徽章主人)不得不继承爵位。大厅一角就挂有小公爵的画像,国王也对其倍加呵护。在他统治期间,城堡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扩建,包括花园喷泉、凉亭,化装舞会大厅、洛可可风格的冬季骑术学校等。
第三庭院四面围合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是16世纪建筑家安东尼奥·埃里克罗·瓦拉吉(Antonio Ericero Vlach)和建造彩绘塔的巴尔达萨在原哥特式建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墙上绘制的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人物出自绘制彩绘塔的巴塞洛缪的老师,荷兰画家加里布埃尔·德·卜龙德(Gabriel de Blonde)之手,1581年老师去世后学生继续完成。
第五庭院顺右手路上山,可以看到洛可可风格的冬季骑术学校,建于1744-1764年,曾是10岁即位的小公爵约瑟夫一世·亚当·施瓦岑贝格成年后独立决策的第一项重要工程,由维也纳建筑家安德里亚斯·阿尔托蒙特(Andreas Altomonte,1699-1780)设计建造,门上方的雕塑由维也纳雕塑家扬·安东尼·津纳(Jan Antonín Zinner,1708-1763)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