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 发一组他设计的澳门科学馆表...
[打印本页]
作者:
新鲜人
时间:
2019-5-19 12:34
标题:
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 发一组他设计的澳门科学馆表...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9-5-19 12:35 编辑
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发一组他设计的澳门科学馆表示悼念
(2019-05-17 13:45:18)
重庆渝帆的博客
渝帆游记
今天一打开电脑,就看到很多关于国际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辞世的消息,国人纷纷表示哀悼,就如同去年金庸大侠辞世时一样,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人大师,它的离开无疑建筑设计界的巨大损失。
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曾先后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一年获奖无数,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获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获日本帝赏奖,1983年获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6年获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
贝聿铭先生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在国内的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上海艺术博物馆等皆出自他手。
打开电脑,渝帆也曾拍过不少他之前设计的建筑作品,其中澳门科学馆便是其中之一,之前也没有发过,现在正好发出来,算是对贝聿铭大师的悼念。
澳门科学馆位于澳门新口岸填海区孙逸仙大马路,占地面积约六万二千平方米,主体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这三部分的功能分别是展览厅、天文馆和会议中心。建筑物的外墙以银灰色的金属铝板饰面,辅以深色的花岗岩。从远处眺望,外形科学味甚浓,贯彻贝氏喜爱几何图案的建筑风格。
澳门科学馆的整体设计上,贝聿铭大师采用了立体透视的构图方式,使澳门科学馆的整体建筑形式呈现出倾斜的圆锥体,同时建筑师贝聿铭也巧妙地以一笔线条勾划出结构的内外两面,充分体现澳门科学馆向公众展示各种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的重大使命。
贝聿铭利用那简洁的线条配配,让参观者从外表看来澳门科学馆就像一个正被打开和不断将知识向公众传播的书卷以外,也给参观者的视觉感官带来错觉,参观者看着科学馆的外形时而由上而下、时而由下而上的两奇图形,让参观者不断改变自己的视角。
澳门科学馆的外形兼具向左、右两边展开旋转的双重视觉效果,代表着澳门科学馆以多角度向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且沿岸建有海滨步行径,可供游人欣赏澳门两岸景色,教育与旅游元素结合的科学馆,与澳门塔、葡京酒店一样,都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
在科学馆的内部,贝聿铭大师根据馆内的构架,设计了不同展厅的布局。科学馆的主体大楼楼高六层,二楼至五楼总共有14个展览厅(包括科技文明区、基础科学区、环境科学区、生命科学区、材料与新产品区、能源区、自动控制区、资讯科技区、仿真与虚拟现实区等)外,馆内还设有咖啡室、精品店及普通商店,方便参观者休息和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及纪念物;
科学馆一楼是贝聿铭设计的天文馆展区,天文馆是一个直径十五米的倾斜半球形银幕,观众佩戴特殊眼镜后可领略自由穿梭宇宙星辰的立体影像……
澳门科学馆与他设计的其它建筑一样,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大师的智慧与心血,深深的影响了无数人,现在大师仙去,每一个建筑都成了人们怀念他的信物,面对这些作品,让我们向大师致敬、让我们向大师表示悼念!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www.hansh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