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中欧知识产权合作:中国的进步惠及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寒冬开梅    时间: 2016-1-21 16:27
标题: 中欧知识产权合作:中国的进步惠及世界
2015年10月29日05:04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里昂10月29日电(记者 邢雪) 近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在法国里昂举行了庆祝两局建立正式合作关系30周年的研讨会,百余名中欧专利与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企业界人士与会。“中国是全球创新领域的冠军,中国在专利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法国里昂工商会主席让-保罗·莫迪在讨论之初就给中国点了赞,那么,当我们讨论中欧专利合作,我们在讨论什么?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研发中心,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转型。中国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强,专利体系发展地越来越高效和现代化,这对于中国经济变革影响巨大。”欧洲专利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对本报记者说。官方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位。“这个数字也是欧洲专利局同期受理专利数的3倍。”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前中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告诉记者。

专利数的迅猛增长反映了中国创新实力的不断加强。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的务实合作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在人员培训、专利检索系统建设、专利分类、专利翻译等多个领域和层面中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中方长期参与开发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系统“艾颇克”(EPOQUE),又加入了“全球案卷”系统开发协议。2012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了专利中英文机器翻译合作,3年来,翻译机器深受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企业人士等的欢迎,每月仅英文翻译中文的使用量就有1.7万。

中国创新力凭借中欧专利合作正在越来越多地服务世界,同时带动了中欧企业、经济、科技、司法、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中国企业在欧洲申请专利的数字大幅上升,“3年前中国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的数量与法国相当,如今已经超出了法国80%。”巴蒂斯泰利认为,中国已经建立一套现代化、高效率的专利体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对欧洲来说也很重要,中欧专利体系越接近,欧洲创新型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就更加便利,促进中欧经贸合作,增加欧洲企业竞争力。”

巴蒂斯泰利也同样注意到了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去年,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设立的知识产权法院让巴蒂斯泰利印象深刻。研讨会上,赛博、米其林等与中国合作密切的法国企业也纷纷介绍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中国的法院处理我们的侵权案件速度比法国快多了,我们也经常能赢。”来自米其林集团的代表表示。一名长期在中国从事专利代理人工作的法国人告诉记者,他能明显地感受到中国近年来对知识产权保护愈加重视,保护力度日趋加大。高卢麟认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归根究底是在保护中国的竞争力。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曾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一方面,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原动力”所在,也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更好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中欧两局合作的30年,是中国专利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30年。未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与欧洲专利局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将在多边框架下,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机制下面增进双方的合作,为中欧乃至全球的创新申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服务,促进中欧及全球的经济、科技、贸易、文化方面的交流。15年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www.hansh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