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
标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初期南北朝鲜军队的兵力对比
[打印本页]
作者:
新鲜人
时间:
2016-4-3 22:45
标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初期南北朝鲜军队的兵力对比
来源:
老生常谈12
于
2016-04-03 17:54:31
朝鲜战争爆发的日期是1950年6月25日。
北朝鲜军队的编制与军力
北朝鲜抗日战争时期只有游击队,1947年才开始形成正规军,序列如下:
一、陆军
第一军:
军长:金雄中将;参谋长:柳新少将
1师:
兵员:1万1千,军官主要为苏联军校的朝籍学生,有一个原属于中国四野的朝鲜团,其他团战斗骨干也多为原四野朝 籍战士。装备:60迫(击炮):108门,81~82迫:81门,120迫:18门;76榴(弹炮)18门,76加(农炮)36门,122榴12门;45 反坦克炮42门。其他各师大致相同,基本达到当时苏军配备标准。
2师:
兵员与装备同1师,军官与战斗骨干全部来自中国朝籍,士兵则由朝鲜人组成。
3师:
兵员与装备同1师,军官与战斗骨干全部来自苏联朝籍,士兵则由朝鲜人组成。与4师统称为精锐师。
4师:
兵员与装备同1师,军官与战斗骨干全部来自苏联朝籍,有一个原属于中国四野的朝鲜团。
5师:
原中国第164师(朝籍师),1949年7月回国,并在清津补充3500名新兵
第二军:
军长:金光侠少将,参谋长:崔鳞少将
6师:
原中国166师(朝籍师),由1942年从日本关东军朝籍师团中逃出的朝鲜人组成,师长方虎山苏联学习后准备去抗联,留在八路军,是参加过长征的30名朝鲜人之一,师大部官兵参加过抗日战争,在朝鲜战争中被证明是最能打的主力师。
7师:
由中国139、140、141、156师的朝鲜籍官兵编成,兵员1万2千人,由于是1950年4月在元山新编,团结、训练都有很大问题,开战后改番号为
12师。
10、13师:
这两个师都是1950年由原中国军队中的朝籍官兵新编成,满员率很低,每师只有6千人,装备也很差。
15师:
6千人,由从苏联、中国回国的军事人员混编,1950年3月在会宁编成,没有训练和团结,基本不具备战斗力。
直属部队:
766独立团:
由跟随金日成的3000名游击队员组成,中/央警卫团性质
12汽车团:
2000名技术兵组成
105装甲旅:
120余辆T-34 坦克,6千兵员
独立装甲团:
30辆各式新型坦克,由苏籍朝鲜人(历史上称苏朝人)组成。
地方部队:
5个警备旅:
共1点88万人,分布于各地,警察性质
陆军总计:
135438人,战斗员9点8万人
二、空军:
雅克教练机:60架;雅克战斗机:40架;雅克战斗轰炸机:70架;侦察机:10架;
总计:
各类作战飞机180架。
三、海军:
各类苏制巡逻艇16艘。
南朝鲜(韩国)军队的编制与军力
南朝鲜在抗日战争中没有自己的武装,懂军事的人大多是参加日本关东军朝鲜师团的志愿兵和满洲帝国大学的学生以及在满洲军队服役的朝鲜人(即韩国军史上的日本派和满洲派)。
盟军1946年在南朝鲜创建朝鲜警/察队,至47年1月达到5千人的实力,由于参加者都是日本统治时期的朝奸,很不得人心,各地游行、叛乱不断,盟军为了 及早从朝鲜脱身,不得不加强警/察队的力量,并将其国防军化,至48年“丽水叛乱”,发展到5个师又一个旅,到战争爆发前已形成8个师、9点8万人,装甲车27辆,105榴89门,57反坦克加140门,60迫600门,82迫600门,60火箭筒1900具,飞机32架的正规军。
1师:
1万人,下辖11、12、13团及炮兵、工兵营,师长是当时年仅28岁的白善桦上校,此人毕业于满洲帝国大学,对中国传统战术理论极有研究,该师是整个战争中最具战力的南朝鲜军队。
2师:
8千人,下辖5、16、25团及炮兵、工兵营,师长李亨根准将。
3师:
7千人,下辖22、23团,无炮兵、工兵。
5师:
七千人,下辖15、20团及独立1营,无炮兵、工兵,师长李应俊少将。
6师:
九千人,下辖7、8、19团及炮兵、工兵营,师长金钟五少将。
7师:
1万人,下辖1、3、9团及炮兵、工兵营,师长刘载兴准将。
8师:
七千人,下辖10、21团及炮兵、工兵营,师长李翰林上校。
首都师:
七千人,下辖2、17、18团,无炮兵、工兵,师长李钟赞上校。该师是南朝鲜的仪仗部队,没有什么战力,只有17团还可以放放枪,团长是1师师长白善桦的弟弟白仁桦。
空军:
联络机:12架;AT6:10架;F50:10架。
海军:
巡逻艇:4艘;扫雷艇:10艘;布雷艇:10艘;坦克登陆艇:1艘。
以上资料根据总参部分史料和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教材《KOREA WAR》(国防大学1990年出版)整理。)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www.hanshan.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