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时节将至,有中国的重点大学派招聘人员(左一)远赴加州,招揽人才「回家」贡献。唐芷莹摄 ![]() 化工系「博士后」(post-doc)洪永春(28岁)正于留美与回流中国两个选择中抉择,心情矛盾。 美国大学的毕业季不到一个月就要来临,各大企业的猎头者也蓄势待发,准备打一场四处抢人才的战役。中国政府在这场战役中岂能缺席,有直属国家教育部的一流学府,派人远赴旧金山湾区两大名牌学院办招聘简介会,就是要抢「海归派」回流任教。 在美属「抢手货」的STEM(持有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相关学位)应届中国籍毕业生表示,近年美国教席的吸引力下降,待遇甚至被中国内地追过,积极考虑回流工作。 是次简介会由中国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化学与化工学院主办,週三挟多个「高薪厚职」教授和研究人员的职位,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C Berkeley)和史丹福大学招募生力军。这场招募会得到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大力宣扬。此次他们主力招聘50岁以下的新血,多个化学教授及副教授的职位甚至规定要于40岁以下;亦有聘请研究人员,但均需取得「海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自上任后,大力推动海归人才回流国家贡献。既有「大当家」力挺,属国家级学院的华中科技大学代表,于会上也以优厚职等以及薪水作卖点,「只要文章写得好,就有金钱奖励,甚至可以得到房子等福利」。该校开放的全职教授职位,一年薪水约人民币35至40万(约175万至200万台币),外加不少研究支援和福利,如一笔逾400万人民币的创业基金(start-up fund),学校并会资助于校园租3房公寓等。 应考官在出发前,已经收过一轮海外应徵者电邮申请信,经审批后才安排是次面试。 参加者之一,「博士后」(post-doc)洪永春(28岁)刚于今年初修毕柏克莱化工系博士学位。他告诉《苹果》,正惆怅应留美或回国工作,心情很矛盾。 他直言,「的确两边都想办法留住人,要看那边开出的条件较吸引人。」他解释,美国对STEM学生所给予的工作居留权,包括延长OPT(持F-1非移民留学生签证实习计划)及仍在酝酿的一些绿卡法案,无疑是不错的诱因,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在薪酬方面等个人待遇,美国现在开出的水平,感觉国内(僱主)也能付得起。」记者假设两方开出的条件相若,他会选择留美发展,还是回流?他思索后,表示会倾向选择美国,毕竟国内的政策限制较多,这儿有较大自由度。 协办的学生组织,柏克莱中国研究生博士后学者联合会成员表示,近数年这类招揽海归人才的招聘会越来越多,每年平均有10多场,多数由中国内地的僱主主动连系他们。他们认为,近年美国大学教职空缺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可能跟加州大学面临的财务问题有关,以致开放给博士后职场新血的教席数目萎缩,薪酬条件也变得不明朗。 |
欢迎光临 汉山 (http://www.hanshan.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