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汉山 返回首页

夺标的个人空间 http://www.hanshan.info/?1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一组中国灵感来源的世界名曲

已有 864 次阅读2015-10-11 12:51 |系统分类:音乐欣赏 | 宽屏 请点击显示宽屏,再点击恢复窄屏 | 动漫全图 如只见部分动漫,请点击显示全图,再点击恢复窄图

标标按:
这个周末还是会按计划,再多听点马勒根据中国五声音阶和李白诗写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想想怎么给张枣的诗再写一首民谣,我跟你说过的,希望不要象上一首“深秋的故事”那样与华语乐坛民谣一直流行的北国风味雷同,能够尊重张枣出生成长的地方--湖南和四川,写一首带点南蛮风格的、有辨识度的校园民谣。
现在把最近抽空听的这类音乐整理出来。自嘲下,以前学生时代读罗曼罗兰的大部头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时候记得克里斯多夫谱曲之前是要先通读下圣经,以寻找灵感的。咱就算东施效颦他的认真劲头吧。

-----------------------------------------------------------------------------

這部電影得獎無數,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Best Picture),最佳導演(Best Director)及最佳原創電影配樂(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等九項大獎。導演: 柏納多貝托魯奇 編劇: 柏納多貝托魯奇、馬克沛柏洛 演員: 尊龍、 陳沖、 彼得奧圖 、鄔君梅 、坂本龍一.....等等。

這是歷史上第一部獲准進入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導演貝爾特魯奇以西方人的視角關­­注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傳奇無奈的人生。交叉倒敘從三歲登基,之後了解自­己­已不是皇帝,接受英國人莊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的教導,母親去世、結婚、離開紫禁城、參與滿州國、入獄,等生命中­­重要的階段。本片主題配樂十分成功的散發出中國音樂的神韻,不僅具有西方交響曲的史­詩­美感,同時也細膩的流露出東方音樂獨有的韻味.令人印象深刻。


歷史上有一些西方音樂家創作了中國題材的音樂。
 
奧地利作曲家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根據《中國笛》裡所提到的唐詩而創作了《大地之歌》。
 
意大利作曲家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的歌劇《圖蘭朵》是個發生在中國的故事。
 

再算上偉大的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1840-1893)的《胡桃夾子》裡有一首《茶的中國舞曲》 。
 
要說真正有地道中國味道的,首推美籍奧地利作曲家弗里茨·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1962)的《中國花鼓》(Tambourin Chinois),而他創作這首樂曲的時候,還從來沒到過中國。
 
當他在三藩市(San Francisco)旅行的時候,途經唐人街,被當地華人表演的中國音樂所吸引。他記住了這些樂句,創作了這首鑼鼓喧天,充滿歡慶節日氣氛的,中國味道極濃的小提琴獨奏曲。我第一次聽到它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它是出自一位西方音樂家之手。
 
克萊斯勒在創作了《中國花鼓》之後的1923年4月23日,身懷絕技,帶着他的稀世名琴 - 斯特拉迪瓦利(Stradivarius),踏上了中國的土地,首站是上海。
 
“上海這個城市充滿了金色的夢,充滿了不起的壯舉和巨大的冒險。她是一個世界大都會,所以我一直雄心勃勃的期望造訪此地,現在終於得償夙願。”他說。
 
當安檢人員輕輕搖動他的小提琴箱的時候,他顯得很擔心。後來他說“……但是不要搖晃它啊,那簡直是褻瀆聖物啊!”
 
首場演出前,當時的報紙《大陸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對克萊斯勒的長篇訪問,專訪記者對他如何寫出《中國花鼓》這樣的樂曲表示非常好奇。克萊斯勒的回答是:“一直以來我都在學習中國的事物,十分熱衷於他們的輝煌成就。正是我對中國事物的愛給我靈感,創作了《中國花鼓》,這曲子代表我對中國的理解。你可能會覺得,我從來沒有來過中國,卻企圖將中國音樂傳遞給西方人,這樣做過於冒昧和自以為是,比我更有名的作家和音樂家們給出過解釋。”
 
他接着說:“歌德和席勒在去意大利之前,就寫下了關於意大利的一些漂亮故事,並且後來得到現實的佐證。”“來到中國,我希望聽到中國第一流的音樂,看看我的創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印證。”

克萊斯勒在中國的巡演除上海之外,還包括北京和天津。中國第一代小提琴家譚抒真先生(1907-2002),當時正在北京學琴,花了一元大洋買了一張樓下的票。大半個世紀後,譚抒真在回憶文章裡說:“克萊斯勒演奏時的姿勢非常安閒自若,從容不迫,樸素典雅。聲音好聽極了。”
 
克萊斯勒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從小就顯露出非凡的音樂天賦。四歲隨父親學習小提琴,七歲考入維也納音樂學院,成為該院有史以來最小的學生。十歲畢業於巴黎音樂學院,十三歲開始在美國巡迴演出。
 
克萊斯勒雖然演奏技藝出神入化,但他並不崇尚盲目苦練,他自己很少練琴,憑着過人的記憶力和領悟能力,將樂曲演繹得完美超群。他革新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形成獨特的“克萊斯勒”風格。他的揉弦技術能發出類似人聲的柔美聲音。他的名字幾乎是“小提琴”的代名詞。

克萊斯勒不單止惟妙惟肖的寫了《中國花鼓》,還模仿其他作曲家的風格,寫下了一些作品。起初,他聲稱這些是原作曲家的作品,風格也十分之近似,直到後來他承認這些是他自己的作品,雖然受到當時一些輿論的批評,但是時至今日,這些模仿得幾可亂真的作品,成了克萊斯勒的另一門絕技,顯示了獨特的才華。就像我們都特別喜歡看模仿表演,當看到模仿那些熟知的藝人,達到幾可亂真的效果,比看真人表演還更令人開懷捧腹一樣。



当代希腊裔著名作曲大师雅尼的作品----夜莺(望帝春心托杜鹃)、兰花等。







神思者乐队的“故宫”。



日籍音乐大师喜多郎先生的“丝绸之路”组曲、“庆龄与孙文”等。








馬勒 大地之歌
Mahler Das Lied von der Erde

作曲年 1907 ~ 1908年
作曲經過 一九零七年末,馬勒前往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任職之前,就已經開始構思「大地之歌」,一九零八年回國渡假期間,在奧國南部的特布拉哈(Toblach)完成,馬勒在這個怪石嶙岣的山間,感悟天地之精華,而為世人留下了這首不朽的曠世傑作。
首演 1911年11月20日 在慕尼黑由受作者之託的華爾特指揮而初演。
演奏時間 約60分鐘
編制 短笛、長笛3(短笛替代)、雙簧管3(英國管替代)、小單簧管、單簧管3、低音單簧管、低音管3(倍低音管替代)、法國號4、小號3、長號3、土巴號、定音鼓、銅鈸、三角鐵、大鼓、小鼓、鐘琴、鈴鼓、豎琴2、曼陀鈴、鋼片琴、絃樂5部、女低音(或男中音)、男高音獨唱

一八六零年,生於當時屬於奧國領土的波希米亞一個小村莊喀裡希持,從幼年時候就顯露其音樂才華的猶太人馬勒,不久便以歌劇界的指揮家大展其才能,開始在中歐各地扶搖直上,十分的活躍,但是他對於藝術的見解過於純正,因而經常興各地歌劇院的經理起衝突,以致不得不再三遷居,奔波無定。此外,他曾經也有過像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那樣,情意縯綿的戀愛,結果卻以失戀收場。(「少年旅人之歌」與「第-號」交響曲,就是反映了他的這一心境)。還有晚婚(一九零二年,四十一歲)所生的頭一個女兒的去世(惟「悼亡兒之歌」是女兒去世前之作),一九零七年的七月五日,馬勒的長女瑪莉亞,遭妹妹傳染白喉,終於不治死亡。兩天後,艾瑪也病了,馬勒為了緩和悲傷的氣氛,還開玩笑似地請醫生也替自己診斷,不料醫生在檢查過後,卻以相當嚴肅的口吻說:「這樣的心臟又有什麼好自傲的!」於是,馬勒的晚年提早來臨了!所以雖然日坐愁城,不時懷著「死亡」的恐懼,卻由於生來容易激動,和多情熱烈的性格,以致仍舊自我摧殘似地繼續其有損健康的激烈勞務。在這種一面過著像自己鞭策自己的生活,一面卻又預感到自己死期將近的馬勒,把自己這份對世間的大自然嚮往不己的深厚熱烈的情懷寄託在音樂而寫起來的,就是這一闋「大地之歌」。

在這闋作品中,有如將要在後面提到的,是以譯成德文的中國詩作為主題,但是據推想,馬勒並非單純她為了譜曲而採用了這一主題,而是因為馬勒的厭世感與審美觀,促成了對於中國這個富於幻想的國家的思想感到共鳴,所以才採用了中國詩作為「大地之歌」的主題。進一步再拿他深受影響的思想背景來說,叔本華以及尼采的悲觀論哲學,尤其是深受印度哲學與佛學啟示的叔本華的厭世哲學,更是成為他作這闋「大地之歌」的潛在動機。如把向印度與中國這一東方尋求思想之源的叔本華,和向中國詩尋求音樂表現之據點的馬勒並列在一起,似乎在厭世和歌頌大自然這點上是共通的了。

由於愛女的去世,再加上得知自己有心臟病,馬勒因而經常困坐愁城,亞瑟.施尼芡勒(Arthur Schnitzler, 1862 ~ 1931)曾說:「時常看到茫然的馬勒,獨自一人坐在匈布倫宮的長椅上......」。然而馬勒容易激動又多情狂熱的性格,卻依然繼續摧殘著健康,而繁重的工作,更使他如兩頭燃燒的蠟燭。預感死亡將近的馬勒,於是把嚮往大自然的情懷寄託於音樂中,他在幾闕德文所譯的中國詩中,找到了大地萬物合一的人生哲理,「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便是在如此的動機下完成的。



鲜花

真棒

玩闹

同情

看看

困惑

震惊

bad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19 17:17 , Processed in 0.0394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