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讨论:俄罗斯会重蹈苏美争霸的覆辙吗?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8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2:0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闻一
腾讯思享会2016-04-04 08:09

[url=][/url]




[摘要]美国和欧盟很可能将利用普京“俄罗斯利益至上”的决策,把俄罗斯国内的爱国主义催生为“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最终在国际舞台上造成“俄罗斯帝国祸”,进一步孤立俄罗斯。

【编者按】“为了‘解压’,俄罗斯不得不决策转向东部的发展和期待来自东方的力量的支持。这正像普京总统近日所讲的:‘俄罗斯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的伙伴。’”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闻一在其新作《乌克兰:硝烟中的雅努斯》中解读了“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趋势。在闻一看来,西方的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和破坏是有力的,某些方面甚至是后果极为严重的。回顾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美国和欧盟很可能将利用普京“俄罗斯利益至上”的决策,把俄罗斯国内的爱国主义催生为“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最终在国际舞台上造成“俄罗斯帝国祸”,进一步孤立俄罗斯。以下为相关内容摘录: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问题”是目前俄乌纷争的关键

也许可以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问题”是目前俄罗斯与乌克兰最大的、最关键的“有关”。这两个“共和国”从“独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月的光景,在乌克兰不仅不被承认,而且不断派兵征剿、断钱断电,在俄罗斯不断声明自己与它们无关、自己不是它们后台和支持者的情况下,它们不仅没有丧失存在,反而在军事上越来越强大。在2015年6月3日的武装冲突中,它们武器装备的精良、坦克的先进,以及作战队伍的人数都大大压倒了乌克兰的国家正规军队。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是这两个“共和国”自生自造的吗?谁又能说得清呢?在历史上,这可是苏联投入了巨资巨力的绝密军工重地!而在现实里,它们与俄罗斯毗邻相望,甚至鸡犬之声可闻。

这两个“共和国”先是宣布“独立”,后又企望俄罗斯接纳,随后又提出在乌克兰东南部恢复“新俄罗斯”的建议。而这一切在2015年6月8日大幅度转向,它们突然提出了一项对乌克兰宪法做出修改的新建议,提交明斯克谈判的政治问题接触组,并要求近期予以讨论。在这份建议书中,它们不再坚持自己是“共和国”,而是“特别州身份的乌克兰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关于这一建议,在它们提交的文件中是这样写的:“这两个具有特别地位的独立的州(或它们的联合体)是乌克兰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乌克兰宪法、各单独法律,以及这些州、它们的联合体与乌克兰内阁、各部、乌克兰执行当局其他中央机构间划分权力的协议所确定的权力框架内,独立解决属于它们管理的问题。”

乌克兰东南部的问题是否与俄罗斯有关现在难以说清

这段以官方语言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共和国可以留在乌克兰,但它们得拥有特别的等同于首府基辅一样的自治权力。这个建议源自哪方?乌克兰和西方?还是俄罗斯?谁能说得清!这个建议显然不符合乌克兰和西方的胃口和要求,它们从来没有想过要给予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分掌乌克兰半壁江山的权力。而俄罗斯呢?6月8日,也就是在这两个“共和国”提交这一建议的几乎同时,或许是更早一点,普京总统却给出了快速的、肯定的答复:“这对于开始认真的谈判是个好的先决条件。”对于这个建议的实质,普京总统似乎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我们所有人都应领会的最主要之点是,需要永远尊重人们的意愿和选择。如果有人想让这些土地继续留在乌克兰内的话,那就应该向这些人证明,在统一的国家内他们将生活得更好、更舒适、更安全,在这个国家内他们能保障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孩子的未来。”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建议和普京总统的反应有关吗?乌克兰东南部的问题与俄罗斯有关吗?现在,确实说不清,无法说清,难以说清。

西方制裁的全部压力所向是普京本人

双方总谈不拢,于是制裁应运而生。制裁首先来自西方,来自美国和欧盟。这种制裁也经过并正在经历着一个发展和深化的过程。首先是制裁支持和实施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的那些人、坚决支持普京总统收回克里米亚的人,接着又制裁在俄罗斯的经济领域内有影响、与西方国家有着密切经济来往,而且又与普京总统关系密切的大企业的总裁和董事们。制裁是经济与政治双管齐下,而政治上的压制却是首当其冲的。实际上,西方制裁的全部压力所向是普京总统本人。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西方的这一轮轮制裁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和破坏是有力的,某些方面甚至是后果极为严重的。

美国意欲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制裁

俄罗斯在几经考虑后,向西方采取了“反制裁措施”:停购某些国家的商品、食品,暂停了某些武器交易合同等等。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和西方的制裁措施在数量和规模上是不相等同的,所以制裁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双方也是不可能等价的。如果从意识形态上说,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反对美国,尤其是指向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爱国主义热潮。正是这股热潮把“克里米亚的回归”形成了俄罗斯当今的政治风向标,把普京反复倡导的“俄罗斯利益至上”决策化为俄罗斯国内外政策的最高标准。而到了2015年6月初,乌克兰东南部爆发新的武装冲突时,在七国峰会开会时,美国奥巴马总统就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对俄罗斯的制裁,其语气之强硬和话语之赤裸是显而易见的。

在当前的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关注的现象,那就是本来外交语言十足的奥巴马总统却是愈来愈直白,而本来直白的甚至语言有些粗暴的普京总统却愈来愈有温文尔雅的外交家风度。他对美国意欲发起的新一轮制裁的回答也是充满了外交语言的。他似乎根本瞧不起美国的制裁或部署导弹的威胁,而是说 “一些国家在利用对俄罗斯的恐惧进行投机”。他对他的对手说:“我要告诉你们,俄罗斯没有什么可怕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有健康思维的人们绝不可能想象在今天会有这样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我们是有事情可做的,我向你们保证。”这话是对西方国家的强硬呢?还是在强大压力面前的一种刻意规避?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祈求,因此也就各有各的说法和结论。现在谁能说,某某说法和结论就是终结裁决呢?

明斯克谈判成了新冲突再度爆发的过渡和前奏

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成了试图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场所。而在这个谈判桌旁就座的却是三方四面:乌克兰和俄罗斯,中间夹着欧盟的代表,还有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代表。两个“共和国”的代表出场本身就是个奇特现象,哪方也不承认,可也都让他们坐在那里讨论“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方案。时断时续的谈判、谈出了某些协议,代表们离席而去,而协议随后又被破坏,新的冲突再起时,三方四面的代表又重新坐到桌旁,目不对视、各怀鬼胎地坐在那里费尽口舌、咬文嚼字,重整协议的条文。纵观明斯克谈判,一是停火,二是冲突各方将作战人员和重武器后撤至安全地区。明斯克谈判似乎成了“乌克兰危机”进程中的缓冲器,成了新冲突再度爆发的过渡和前奏。人们从明斯克那里期待什么呢?乌克兰人,俄罗斯人,欧盟国家,当然,还有,那两个“共和国”?期待的是真正的停火,还是准备重新开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80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2:01:21 | 只看该作者

美苏争霸中“苏联第一”的爱国主义演变为了大苏联沙文主义

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尽管有人说,欧盟国家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观点和采取的策略上与美国有分歧,但有一点似乎也是不应该忘记的,那就是他们在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的问题上所持的反对立场是异乎寻常的一致和强硬的)。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和欧盟的压力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对俄罗斯个别人、个别企业的制裁转向对俄罗斯经济的重点制裁,迫使俄罗斯加速加强军工企业的跳跃式发展,最终造成俄罗斯经济发展链条的断裂;第二个方面是,在俄罗斯的西部方向增强挤压的力量,如美国声称要在欧洲部署导弹,造成俄罗斯不得不在西部和南部同时面对西方争夺的状态;第三个方面是,将利用普京“俄罗斯利益至上”的决策,把俄罗斯国内的爱国主义催生为“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俄罗斯霸权主义”,最终在国际舞台上造成“俄罗斯帝国祸”,进一步孤立俄罗斯,打击并搞垮普京。

回顾美国和苏联当年的争霸,美国也是采取这样的政策,让苏联竭尽全国之力发展军事工业、发展导弹、发展空间力量,让苏联的“苏联第一”的爱国主义演变为大苏联沙文主义。而结果是,一场规模空前,而且愈来愈膨胀得不可收拾的军备竞赛导致了苏联国力的衰竭、经济的崩溃,最后是苏联这个国家的解体。历史的教训似乎是:苏联兴于军事工业、军备竞赛,大苏联沙文主义也亡于军事工业、军备竞赛、大苏联沙文主义。历史乎?现实乎?

西方的压力使得俄罗斯决策转向东方寻求支持

面对西方的压力,俄罗斯的抗压力,或者说普京总统本人的抗压力,也在增强。这种增强似乎也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一是,普京与日俱增地强调并以不断的军事演习显示俄罗斯的武器,尤其是核武器的打击力量,同时加速加深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当前,俄罗斯经济所呈现的状态是,万业皆可推,唯有军工重。那种经济发展链条断裂的现象时有出现;二是,克里米亚回归所蓬勃起的俄罗斯爱国主义热潮风起云涌,那种以“俄罗斯利益至上”为中心的决策和行动又回转来推动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向更具民族特征——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方向发展;三是,为了“解压”,俄罗斯不得不决策转向东部的发展和期待来自东方的力量的支持。这正像普京总统近日所讲的:“俄罗斯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的伙伴。”

因此,“乌克兰危机”的发展也就有了新的趋势。一是,“乌克兰危机”从最初的对克里米亚的争夺和意欲对乌克兰东南部的争夺转向了对更大范围的争夺,其中显现出的两个趋势是:对俄罗斯西部欧洲地区和对乌克兰西南部的争夺;二是,这种争夺越出了乌克兰的本土,转向了辽阔的海洋,对黑海和海洋霸权的争夺,对导弹部署下的更大空间的争夺成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重头戏;三是,“乌克兰危机”越出了乌克兰的空间,有可能将逐渐演变为更大空间的危机。(编辑:陈菲)

作者简介




闻一, 1937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院,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特聘教授。有《俄罗斯通史(1917-1991)》《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光荣与梦想——2010,重读俄罗斯》《苏维埃文化现象随笔》《普京之谜》《走出北高加索》《重返莫斯科》《解体岁月》等专著二十余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21 15:09 , Processed in 0.0670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