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海东:美国新国安战略“底色”已现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7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7 15:4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7-12-17 15:45 编辑

2017-12-16 01:06:00   [color=rgb(140, 140, 140) !important]环球时报   李海东


参与

  特朗普政府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预计于下周一公布。虽然全部内容现在还不知道,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以及部分美媒,已经对这份报告的核心要点做了剧透。从提前曝光的这些要点,我们已能大概领略它的“底色”。

  首先,与以往出台的安全战略报告相似,这份战略报告的诸多要素可谓老调重弹,比如安全、繁荣、国际事务中领导地位,这是所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都会强调的核心要素。确实,没有强大军力和旺盛经济活力,所谓的自身安全和全球事务领导地位就无从谈起。

  但在美国当前面临的安全威胁极端“碎片化”和淡国家化、中俄等大国寻求稳定对美关系的形势下,特朗普政府在经济稍有起色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将自身再次推向过度军事化的老路,这表明它没有汲取诸多前任政府在外交与安全领域失误频现留下的惨痛教训。基于对美国国内和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而完成的这份战略报告,给美国带来的很可能是更多挫折甚至危机。

其次,这份战略报告的出台被美方认为是服务于“维护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但实质上,它维持的国际秩序是冷战时期确立的彰显美国“例外”和“高人一等”的国际秩序,是以美国领导的全球联盟体系为支柱,而非世界各国共同构建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在该战略报告的国际秩序观中,美国的传统联盟被置于突出位置,而联盟体系外国家的安全利益则被置于次要乃至可忽视位置,这种不问是非、只问亲疏的安全等级划分,背离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安全紧密联结和不可分割的时代大趋势。世界大多数国家强调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秩序中的核心地位,而该战略报告所表达的国际秩序观,显然是认定联合国应服务于美国领导的联盟体系。否则,就可将联合国搁置一边。

  美国一直致力于边缘化乃至削弱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但人们惊讶地发现,美国在这份战略报告中却指责中俄等为国际秩序的“修正”者。冷战后美国将俄罗斯认定为冷战失败方而不断东扩北约,这已导致美俄的持续尖锐对立,难道美国也想在亚太以持续强化其联盟体系而导致中美关系的对抗吗?总之,该战略报告中美国捍卫的所谓国际秩序,是一个理念严重过时的排他性联盟秩序,那不是一个建设性和包容性的国际秩序。

  第三,这份战略报告人为扭曲地为美国指定了主要威胁或敌人,将中俄认定是“修正主义大国”威胁,将伊朗和朝鲜认定是“无赖政权”威胁。对于应对所谓大国威胁,它提出的政策处方是所谓“竞争性接触”,这个词乍听起来新鲜,其实并没什么新的内涵。该战略报告关于来自俄罗斯情报战与宣传战以及中国所谓经济侵略威胁的指责有些牵强,但这倒是与长期以来美国对中俄等大国政策中固守的“竞争是主线”理念一致。

  在特朗普政府将朝核与伊核问题视为需尽快解决的迫切性威胁时,这份战略报告不可思议地将始终促进两问题解决的中俄视作明确威胁,它一面要解决“旧威胁”,一面又要制造“新威胁”,这到底是在为特朗普政府“疏堵”还是“挖坑”,可能只有报告捉笔者自己心里清楚了。这种前后失据的思维,没能让人看到美国作为外交老手应有的“成熟”。

  这份战略报告反映的还是美国建制派精英们的国家安全观。它没能摆脱导致冷战后近30年美国内政外交严重挫折的政策窠臼,因而算不上建设性的前瞻战略。美国有些人就是专业,老是“吃堑”,可就是不“长智”。不过,曾对这些观念予以猛烈抨击的特朗普,以及他那些对建制派主张深恶痛绝的支持者,可能不会完全接受或兑现该战略报告所提的主张。让这份战略报告只作一份文本就行了,真要实施的话,最终必定损人害己。(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16 19:47 , Processed in 0.0603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