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0年前毛主席会见西德总理帅哥施密特【图】

[复制链接]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7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9:5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40年前毛主席会见西德总理施密特【图】
李克勤(jixuie)题记:西德总理前总理施密特10日逝世,享年96岁。1975年在任时访问中国,毛主席会见了他,从此以后他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施密特是1975年访华,他也是唯一一位见过毛主席的西德总理。那个时候德国还未统一。西德和东德都存在。西德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全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这两个国家的共同首都都是柏林。但是柏林在东德。因此出现了柏林墙。也就是东德为隔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接触而建的。也说明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紧张性。
1975年10月底,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和夫人应邀访问中国。施密特总理是联邦德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曾先后任德国社会民主党副主席、联邦国防部长、经济和财政部长等职,1974年5月担任联邦总理。施密特主张建立一个联合而强大的欧洲,力主同中国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早在1971年担任国防部长时就敦促当时的勃兰特总理同中国建立两国外交关系。施密特担任总理后仅一年多,便应邀来中国访问,这是联邦德国总理首次访问中国。

同毛主席的会见给施密特留下深刻的印象。1987年,施密特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伟人与大国》,书中详细地记述了他同毛主席会见的情景。施密特称毛主席是“一位备受赞扬、又常被人辱骂的人物,毫无疑问,现在和将来,他都是世界历史中的伟人”

2006年施密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谈了有关毛主席和中国的问题。以下资料可供参考。

值毛泽东去世30周年之际,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赴汉堡访问了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他是唯一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这位老人今年(2006年)9月底将推出专著《邻国—中国》,其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明显有别于西方主流观点。

  德国之声:您于1975年访问中国,并曾与毛泽东长谈。请问,他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施密特:毛泽东见我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您是康德学派的人,而我则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谈了3个小时。当时他周围有3位女性,她们都是英语翻译。毛泽东讲中文,翻译把他的话译成英语,有时她们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就彼此商量,有时她们会把他的话写在纸条上,问您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毛泽东点头或亲自修改纸条上的文字。

  德国之声:毛泽东去世已30年,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今天的眼光,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如何看待他对中国及西方甚至世界的影响?

  施密特:在驱除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国方面,他的确功不可没。说到他当年的对外关系,有一点值得称赞,那就是他没有发动战争。毛泽东曾认为,苏联和中国之间会爆发战争。但他没有挑起这场战争,战争也没爆发。在朝鲜战争期间,他的态度一直比较审慎,直到美军北上直逼中国边境,他才决定出手。在外交政策上,他的立场令人惊讶的非常克制和温和,包括对台湾。

  德国之声:您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对世界起到哪些作用?

  施密特:30年前,全世界没人会料到中国经济会这样快速发展,15年前也没人会想到中国有望成为第三大国民经济体。目前,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还居世界第三,排在美日后面。但几年后,中国将超过我们。最晚在15年也许20年后,中国将超过日本。中国的发展的确是个奇迹,这样的现象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先例。

  这是件非同寻常的事,对外部世界而言,其意义现在还难以估量。最近几年,中国对石油和原材料等的需求把世界市场价格推到高峰。同时,中国的出口对美欧某些工业领域意味着一个新竞争者的登场。于是有些人对中国表示不满,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中国的发展令西方感到不安。但从道德上来讲,这种不安是没有道理的。

  德国之声:您编写《邻国—中国》一书的动机是什么?

  施密特:因为我由衷地希望,西欧及德国居民能认识到,我们必须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这符合我们的自身利益。

  德国之声:德中两国关系不存在严重问题啊?

  施密特:近30年来的确是这样。到目前为止,我已去过中国15次。但德中两国关系并非始终如此。人们应重视它的维系。德美法和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领域也会不断扩大,金融、银行和保险领域都将被涉及。

  德国之声:您怎样看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德国市场经济的异同?

  施密特:两者的区别在许多领域都很大。只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两国的市场经济越发占主导地位。德国市场经济发展得深得多,中国刚刚开始。比如德国建立了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对老年人、病人、失业者等。这种我们称为福利国家的东西,中国还处在建设阶段,还需要很长时间。

  德国之声:您对中国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不同于西方的主流观点,您如何看待中国的一党统治以及大陆的对台政策?

  施密特:我对中国的一党统治没有歧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从来不曾有过反对党,明代没有,唐朝没有,其他任何时代都没有。我不参加此类西方式的批评。这是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决定的事,而不是由西方决定。他们旁边比如有日本这个例子,100多年来那里始终只有一党统治。尽管如此,日本存在得很好。这是另一种文化,跟欧洲不同的另一种政治文化。

  我认为,对别国提出治国建议或规定它们该怎么做是不对的。这只会造成紧张关系,导致冲突。作为外国人的我只希望中国能和平发展,中国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无论在台湾问题上还是朝鲜问题上,它都表现得非常冷静、审慎。我认为,外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批评毫无意义。恰恰相反,如果所有国家、所有势力集团都能够在外交政策上像中国一样小心谨慎,那世界就会太平一些。▲(摘自9月11日德国之声,原题:施密特在书房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专访)


   《环球时报》 (2006-09-14 第06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31 16:26 , Processed in 0.0819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