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建立的意义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建立了神经系统特异性表达MeCP2的转基因食蟹猴模型,且该转基因可以通过种系传递向子代进行遗传。并且在第一代与第二代转基因猴中,MeCP2的异常表达都导致了转基因食蟹猴出现明显的类自闭症行为,简而言之,使猴子患上了自闭症。该项工作为观察自闭症的神经科学机理研究提供了一扇重要的窗口,并为之后进一步的研究自闭症的干预方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为自闭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和试验平台。 为什么这个疾病模型的建立比较重要?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所长和仇子龙研究员解释说,由于自闭症儿童一般不太配合,其脑成像的照片是很难拍摄到的,从全世界来看这方面的资料都很少,中国更是几乎没有。现在有了这个疾病模型,而且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构造跟人类比较接近,所以将推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很多脑神经类的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中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抑郁症等,现在基本没有治愈手段,给药只能缓解症状。现在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如果寿命超过80多岁(具体岁数需核实),会有很高的几率得阿尔兹海默症,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长此以往,整个医疗系统将面临崩溃的风险,因为现有医护人员是不够的。希望通过这个疾病模型找到多种脑神经疾病的致病基因,实现早期干预。 《自然》杂志的审稿人对该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工作系首次发现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模型表现出MeCP2倍增综合症的行为学表型变化,具有原创性与重要性,且数据质量很高。 然而,也有研究同行对此模型研究提出了担忧。作为MeCP2小鼠模型研究的先驱,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的Huda Zoghbi,指出MeCP2转基因猴并不模仿一些人的MeCP2倍增综合症的症状,如癫痫发作和严重的认知问题。这可能是因为该基因在猴模型中的表达与人类中的表达机制不同而引发(文章作者也承认这是一个限制)。她建议在做出关于人类自闭症假设时应谨慎使用该模型。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研究者已经开展了对患有自闭症的MeCP2转基因猴进行详细的脑成像研究,以期待用基因编辑的工具例如CRISPR技术对这些携带自闭症基因的转基因猴进行基因治疗,探索最终治愈自闭症之路。 参考文献 1 Autism-likebehaviours and germline transmission in transgenic monkeys overexpressing MeCP2. Nature (2016) doi:10.1038/nature16533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 ... ll/nature16533.html 2 Monkeysgenetically modified to show autism symptoms. Butit is unclear how well the results match the condition in humans. http://www.nature.com/news/monkeys-genetically-modified-to-show-autism-symptoms-1.19228 来源:赛先生 [责任编辑:王焕君](2016-01-26 11:3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