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一则女孩在北京望京和颐酒店遭袭的微博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案件的进展,目前还没等来北京警方的案情通报。不管案子到底是什么回事,此案引发的天量传播,本身已经非常值得探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这种女孩被歹徒劫持的现象,表现出了深深的恐惧,以及无力感。这种现象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女孩酒店遭袭案引发天量关注有取巧因素,但更重要是击中了人们的真实恐惧“#和颐酒店女生遇袭#”这个微博标签,目前已经累计有18.8亿的阅读量,当事人前晚发布的带视频和图文的微博,不到四小时就有几十万的转播量,引发极为广泛的关注,微博、微信、论坛到处都在讨论此事。这可能是今年以来传播力最为强大的一次社交网络事件。一些人觉得这起事件虽然恶劣,但女孩毕竟未遭到实质性身体伤害,质疑事件是炒作。这种说法恐怕站不住脚。诚然当事女孩很懂传播规律,微博的写作手法也容易引人关注,但此案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反响,关键还在于视频呈现的内容以及女孩对过程的描述,真的引发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的恐慌。 恐慌何来?主要在于当事女孩看上去会被歹徒劫持和绑架,而酒店服务员和最初经过的住客并没有给予施救,亲眼看到在中国首都、并非低端的一个酒店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让人们有种感同身受的恐惧。一时间,许多女性表示自己听说过、甚至亲身经历过类似的劫持事件,更是放大了这种恐惧。被劫持可能有多种后果,比如,被拐卖。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威胁,公检法部门都对这种现象非常关注。 有人认为,这种恐惧被放大了。就在一个月前,有媒体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高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随着持续高压严惩和综合治理措施的逐步落实,人民法院受理此类案件数量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853件,判处犯罪分子1362人,相对于2010年审结1919件、判处3631人,下降幅度分别达55.55%、62.49%。”去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报告,也宣称“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公安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立案数量基本呈增长之势
真的是这样吗?恐怕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导。从立案的角度来说,据公安部数据,自2005年至2013年,公安机关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立案数持续增加,由2005年的2884件增加到2013年的20735件,直到2014年才有了下降的势头,为16483件。恐怕现在还没人敢说势头不会再反转。从破案角度来说,2014年,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妇女案件1775起,破获拐卖儿童案件1460起,分别比上年减少2762件和777件,说这是“有效遏制”,咋不说是破案越来越难了呢?要知道,2013年破获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数占立案数的比例还有32.6%,2014年没那么严打了,就只有19.6%,这可绝不是什么好事。考虑到中国报案立案率一向偏低,妇女儿童被拐卖的情况恐怕要更加严重。 这种人被劫持后带走,无法获得自由,确实是非常令人恐惧的,这方面的治安现状和对犯罪的打击,实在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不妨看下美国孩子失踪的情况。美国一年有80万人次的孩子失踪,没错,确实登记的有这么多,这是因为美国孩子失踪的报警系统极其发达,警方极其重视,稍微丢失了一会,或被闹纠纷的夫妻其中一方带走,也要算失踪,但实际上99%以上的孩子都找了回来。那些别列为“危险失踪”的案例中,也有97%的孩子回到了家。真正对孩子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陌生人绑架案,每年只有100人左右,其中57%能被安全解救,有40%被杀害。所以在美国,基本是不用太担心孩子会丢的。  美国某次孩子失踪后的“警报解除”提示。美国孩子失踪有非常发达的报警系统,绝大部分丢失的孩子最终能够平安找到
人们对治安问题的恐惧,混杂着对路人不施救的担心,这种担心同样无比真实拐卖、劫持、绑架作为一种真实的犯罪威胁,自然令人非常担忧,当然也有很多的犯罪手法只是都市传说,人们往往会倾向夸大犯罪者的危险,但毕竟只要遇到一次真实的犯罪,人们的人身安全就会受到极大威胁,所以再怎么担心这个问题是不为过的。 加剧了人们对治安问题的恐惧的,是对路人不施救的担心。这次男子拖拽女孩的监控视频里,那位光头服务员自始自终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干预,起初的路人也只是看了下什么情况也就离开,遭到了很多人的谴责,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对抗坏人。许多人相信,这根植于中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智慧”,尤其不愿去干预他人的“内部纠纷”,比如夫妻之间、情侣之间,通常认为插手这类事情就是多管闲事。于是,基于多数国人的这种想法,不少人相信,存在一种“装熟人犯罪”的手法——即犯罪者假装是受害人的家人、男友,然后进行劫持、绑架,这样就能让受害者即使大声呼喊,别人也不会去干预。一些人提出的应对之策是——受害者要想办法让路人感到这事与自己有关,比如在商店附近遇“装熟人犯罪”,犯罪者装作是跟受害女性两口子吵架打架,女孩子一定要想办法拿东西砸商店,才能让店主出来干预;甚至是往路人身上吐痰,让他觉得生气要来报复你,否则的话路人就会漠不关心地溜走……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说法,据微博上“江宁公安在线”的说法,警察办案的时候基本没遇到过“装熟人犯罪”,因为这种做法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实际上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