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表面上台湾非常害怕和在意大陆的飞弹,但实际上最怕的还是银弹。毕竟飞弹还没有打过来,而且谁都明白打过来的可能性极小,而大陆的银弹则是天天在打向小小的台湾。 那么,既然统一不避免,如何在统一的前提下谋取台湾最大的利益就自然是各方要思考的问题。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对台湾而言,现在就是两岸谈统一的最佳时机。 蔡英文经常被人批评为“空心蔡”,外界也一直质疑她对关键问题“说不清楚,讲不明白”。她这次选举的口号是“点亮台湾”,同样十分的空洞。她本人的履历也缺乏足够的基层历练和行政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她已经被称为女版“马英九”。不过,马英九虽然同样缺乏基层生活,但毕竟还做过八年台北市长。 关于蔡英文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中华文明的特点在于其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则是家庭的放大。所以前人才有“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然而蔡英文至今尚未有家,并无“治室之经验”,于中华文明视角看,蔡英文的能力和道德性均会受到质疑。其实这一点即使在一向注重个人自由的西方,于政坛而言也不易接受。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是未婚同居。但胜选后,立即办理手续成为合法婚姻。毕竟政治人物要在各方面成为社会的表率。 当然,蔡英文能力如何只是一方面,只是今天台湾的内外环境已经决定了无论谁胜出,都不可能有上佳表现。马英九在哈佛的老师孔杰荣曾感叹:“台湾‘总统’是世界上最难干的工作之一”。其根源就在于台湾特殊的内外交困。 从外部讲,就是仍然在持续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各大贸易集体相互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由于大陆的限制台湾却无法加入。曾有亲绿名嘴在电视上讲,由于国际环境不好,蔡英文上任后,经济也不会好转。现场蓝营名嘴立即反问说:“何以马英九搞不好就是无能,蔡英文搞不好就是外部环境?”不管立场如何,结论却是一样。 

笔者实地探访蔡英文竞选总部 从内部讲,台湾的民主已经民粹化、去法治化。这既有过去民进党的推波助澜,也有媒体为了收视率故意操弄。今天的台湾,出现问题不是通过既有各种渠道,而是动辙占领“立法院”、冲击“行政”院,或者干脆上街躺地。从反服贸、反课纲,都是这样一路走来。在台湾期间,笔者与蓝绿都有接触。在蔡英文竞选总部,一位志工对我讲:“不要看台湾表面平和,实际暗潮涌动,随时会爆发”。令我惊讶的是,蓝营也是持同样的看法。在书店,我拿着新旧出版的历史课本辅导,问在场员工有何不同?她翻了翻,找到一处:新课纲是“明郑统治台湾”,旧课纲是“郑氏统治台湾”。我又问:“你感觉有什么区别吗”?她笑笑说:“没有啊,都一样啊”。可是整个台湾社会却由此撕裂,甚至有学生为此自杀,形成巨大的社会风暴。台湾的敏感性、易燃性,仿佛一点就炸的巴尔干半岛。 至于“立法院”,早就丧失票决功能,成了彻底的政党内室协商。支持国民党的人总担心“立法院”变成少数。可是只要政党协商制度不废除,国民党成为少数又如何?就算废除了政党协商,国民党也还可以学民进党霸占主席台,把“立法院长”锁在办公室,瘫痪“立法院。” 问题在于,今天台湾民主走到这一步已经丧失了改革的能力。就在我去年台湾观摩“九合一选举”之际,法国也在举行大选。法国五年间共有六次选举,但从没有台湾如此的狂热,甚至被法广称之为“乌烟瘴气”。台湾不得不把各种选举合并,改为四年只有两次。只是次数少了,成本相对低了,但制度的问题仍然如故。 所以当蔡英文执政时,国民党为了自己的利益,怎么可能放弃向民进党学习的机会?不管民进党是否法理上能够完全执政,至少在现实层面上,无法真正的施政。 民进党执政还有一个消极因素不得不提。由于担心两岸关系紧张,不仅外资撤离,就是台湾本士企业也开始向外转移。著名的台积电于近日提出到南京设12寸晶园体生产厂,而这个消息最终使得南茂等企业同意清华紫光的收购。 试想,2008年,富有执政经验的国民党赢得“总统”、“立法院”70%的席位、县市长70%以上的席位,且有大陆的全力支持,其八年表现尚不过如此,蔡英文有何德何能创造奇迹? 只要经济无法发展,民生无法改善,蔡英文的执政便会被视为失败。当然,许多绿营学者认为今天的台湾首要的不满不是经济发展而是分配缺乏正义。那么,到了蔡英文时代,恐怕什么都没有了。 总之,大陆对台进取的政策、台湾民众对统一不可避免的认识、民进党执政及前景和台湾民主的末路,结合成了统一完美风暴。蔡英文迈向“总统”宝座的最后一里路,或将变成两岸统一的最后一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