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冤华裔教授郗小星回归工作 叹每天活在压力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2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6-1-13 12:16 编辑

2016-01-13 08:50:26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郗小星辩护律师蔡登博格说:他们认为华裔美国人经常是肇事者,或为肇事者所用,帮助犯下这些针对美国的罪行。因此,检察官身上有巨大的压力,来针对华裔美国人提起诉讼。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美媒称,华裔教授郗小星的间谍指控撤销后,他正逐渐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为了避免发生更多类似事件,郗小星呼吁学术界和美国执法部门之间更加紧密透明的沟通。由于大批外国出生的科技人才效力于美国,郗教授的学生表示,为国家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可能对美国在全球的学术领先地位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月12日报道,起诉书中说郗小星从一家美国公司购买被称为口袋加热器的设备寄回中国,从而在中国谋取功名。还列举他在2010年间的电子邮件中,提出帮助中国建立一个世界级的薄膜实验室。


郗小星说:执法部门几乎完全不了解,科学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大学是怎么运作的。他们会问我,你有中国学生吗? 当然有了;有中国访客到你的实验室吗? 当然有了;你会和中国方面的人交换样品吗?当然,我们就是这样做研究的。


天普大学物理系博士生伊莱·盖兰说:“在我认识他的所有时间里,他一直在强调道德,确保你的工作是诚实的, 尽量减少任何利益冲突, 他被控这样的事情,令我难以置信。”


和伊莱同期进入实验室的八个研究生中,算他在内只有两个拥有美国国籍。他给记者介绍他实验室的设备和研究项目时,并不避讳摄像机的拍摄。


伊莱说:“其实我在许多会议上展示过这些研究成果,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份的会议,还有两年一次的应用超导会议,面向国际观众,所以这里没有任何是限制级的。


伊莱说:“现在,至少在我的物理学领域,要想只在美国,或只和来自美国的成员做研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


并不只是物理学科,美国科学基金会报告表明,2011年外籍学生获得全美56%的工程类博士学位,51%的计算机科学类博士学位。美国高校的自然科学及工程类学位有三分之一由外籍学生取得。而这其中,来自中国的博士生们又以26.9%的份额,常年位于留学生之首。该报道还称90%以上的中国博士生决定在毕业后留在美国继续研究或者工作。


郗小星的辩护律师蔡登博格,曾经做过七年联邦检察官,他说:我认为是综合因素,和他们的族裔肯定有关系,事实上他们正和在中国的人沟通,在郗教授的案子里,再加上他正接触的技术,尽管它并不是受管制的,我们的政府可能认为,这是可以得到经济利益的,因为他研究超导技术,有些人会觉得这是非常有利可图的领域。


近年来,美国政府被中国黑客袭击,商业间谍案不断,美国政府对此类案件的持续监察在所难免。奥巴马在2015年九月份的商业圆桌会议上谈到:“中国政府或其代理人直接从事工业间谍活动,并参与窃取商业机密,从公司窃取私人信息,我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有侵略性的,必须停止。我们正在准备一些措施,让中国了解,这不只是一个令我们稍有不适的问题,而是会严重损伤双边关系的,如果不解决,我们准备了一些应对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


郗小星辩护律师蔡登博格说:他们认为华裔美国人经常是肇事者,或为肇事者所用,帮助犯下这些针对美国的罪行。因此,检察官身上有巨大的压力,来针对华裔美国人提起诉讼。


郗小星辩护律师蔡登博格说:如果他们是法裔加拿大人,或英国人,或来自斯堪的纳维亚,案子会就此了结,不会有进一步的调查。因为那些人不是在雷达范围内。


经济间谍活动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但郗小星案之前,情况类似的陈霞芬案也以撤诉告终,美国检方的办案方式并非无懈可击。郗小星案检方赞恩梅梅格尔的发言人回复VOA问询时,只表示撤诉的原因已经在九月的法庭文件上公布,据该文件显示,司法部称“注意到新增的信息”,但政府有权再次提起指控。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推测,很可能是独立专家的宣誓证词说服了检方,种种迹象表明检方对作为证据焦点的口袋加热器技术做了错误的解读。


郗小星说:“没有什么敏感的,这一切都公开的,没有经济价值,有没有军事价值,我自己也疑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大问题。”

天普大学发言人雷蒙德·贝茨纳说:“他的职位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被指控前,他是终身教授,他现在还是;在案件之前,他是物理系的过渡主席,现在他依旧是物理系的过渡主席,工资没变,待遇没变,他的职位也一直没有变化。”


虽然职务和待遇没有变化,但郗小星却觉得很难回到跟从前完全一样。


郗小星:“肯定会不一样,这个经历对我的家人和我的影响太强烈了,我们每天还生活在这件事留下的压力中 。显然是比还在被起诉中要好得多,但现在也绝非轻松。所以每天我越来越感恩,但我知道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郗小星(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29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0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6-1-13 12:15 编辑

【延伸阅读】郗小星之女赴多所大学演说 谈其父被控“间谍罪”


    22岁的郗雨姗利用几天假期,为父亲郗小星的遭遇发表三场演讲。(美国《世界日报》/李秀兰 摄)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22岁的郗雨姗利用学校数日假期,由美国东岸飞来湾区,在斯坦福等三所大学法学院发表演说,谈父亲郗小星被联邦调查局逮捕指控“间谍罪”的遭遇。她21日飞抵旧金山时说:“这次演讲由我和三所大学共同策划,我只希望有更多人了解自身的权益。”


在东岸出生的郗雨姗,父母都是物理学教授。父亲郗小星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及德国研究,任教于费城天普大学,去年起出任物理系主任。


今年5月,十多名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进入郗家,逮捕郗小星,控以“间谍罪”,指控他将重要高科技数据泄露,郗小星因而被天普大学暂时停职,并辞去系主任职位。9月,联邦司法部突然撤销郗小星的所有控罪。


念大四的郗雨姗还有一个妹妹。她说,5月联调局人员进家逮捕父亲时,她刚好放暑假回到家中。父亲的遭遇让她好难过,也成为她决定来湾区演说的动力。

“我从未面对这样大型的演讲,这是第一次。”郗雨姗说,许多华人团体声援他们一家。稍早前多个团体在东岸举行记者会,要求联邦撤查是否对美籍华裔存有偏见,她因上学未出席。如今她决定独自来到湾区,和关心的人们谈她的感受。

为何选择旧金山湾区?郗雨姗说:“我特别喜爱湾区,几年前父亲曾来斯坦福大学研究一年,常带我们到华埠,对华埠记忆很深,很有亲切感,但已经五年没来了。”

郗雨姗21日先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演讲,22日在柏克莱加大法学院,23日在旧金山加大赫斯汀法学院。各法学院教授及民权领袖将分别配合在会上发表意见。

郗雨姗说,联邦司法部撤销所有控罪,引发法律界注意。由于联调局工作可能持续,她演讲将不谈案情,她只希望大家了解她的感受,也学会去保护自身的权益。(李秀兰)

(2015-10-23 14:28:01)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29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0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6-1-13 12:12 编辑

【延伸阅读】被诬“华裔间谍”,郗小星回忆被FBI逮捕经过
国际先驱导报9月18日报道 今年5月21日,美国政府突然逮捕美国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指控他向中国提供敏感的美国公司超导技术,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如果罪名成立,他最高有可能面临80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


然而,这起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间谍案”于9月11日以美国司法部戏剧性地承认错误收场。根据美国费城检察官办公室向费城联邦法院提交的一份4页长的申请,他们在指控郗小星后获得“更多信息”,因此决定撤诉。


那么,这几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美国司法部为什么撤诉?郗小星现在是什么状态?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还会不会与中国合作?日前,郗小星教授在费城的家中就以上问题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的电话专访。


“我做的所有材料都不敏感”


《国际先驱导报》:非常高兴您能沉冤得雪,我想您此刻的心情肯定很复杂。


郗小星:觉得一件事过去了,一下子松了一口气。如果搞不好的话,要坐牢,要罚款,对我来说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我很高兴我的律师说服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FBI),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误。所以,我对这个结果还是非常高兴的。


Q:美国司法部把核心证据弄错了,这很荒唐,但它真实发生了。


A:我是做科研的,做很多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技术,对外行人来说,他不容易搞明白、搞清楚。这次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叫做pocket heater的加热器,翻译成中文叫“口袋式加热器”,这是一种特殊的加热器。但是我的实验室里有各种各样的加热器,我们做(超导)薄膜,都要牵扯到加热器。他们(美国司法部)看不懂,就把所有的加热器都等同于是一样的东西,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彻底不一样的东西。我还研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又有不同的技术,可他们把所有这些材料都看成是一回事。我的科研不是一个单一的方向、单一的材料,而是研究很多方向、很多材料、很多技术,这个事件他们就搞不明白了。


Q:这就是说您有的技术是敏感的,而您跟中国合作的技术是不敏感的,是吗?


A:不是,我做的所有材料都是不敏感的。我不做任何敏感的技术,所以他们在起诉书里说的很多事都是错误的。说到口袋加热器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机密、敏感的技术。最早的加热器早在1993年德国人就已经发明出来了,专利在1996年就发过了。这个美国公司叫STI(给郗小星提供口袋式加热器的公司——编者注),把它给改进了一下,专门做这个材料,专利也已经发出来了,而且又有文档,会议上也做过讲演,所以这个设备是彻底公开的,根本不是什么敏感的技术。


Q:起诉书说您是世界知名的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技术专家,您能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自己吗,包括您在中国和美国的成长和学习经历?


A:我是在北大读的博士,本科也是在北大读的,博士(论文)是在中科院物理所做的,因为我的导师在物理所做所长,所以在物理所做的论文。然后去德国两年,之后从德国到美国,2009年到了天普大学。


“他们端着枪就冲进(家里)来”


Q:您是今年5月突然被捕的,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A:他们是早晨6点半左右使劲敲门,他们敲得很紧,所以我下楼来(开门)。他们进来以后,问了我的名字,就说要逮捕我,给我戴上手铐。他们端着枪就冲进来,问家里有没有别人,让我的太太、孩子举起手走到一边。


Q:让您的太太和孩子也举起手?


A:对啊,他们进来就问有没有武器什么的,冲进来搜查有什么人,然后把我带走,带到他们FBI的地方,问了一些东西,到法庭上出了一下面,然后就让我回家了,他们下午又来了一次,搜查东西。


Q:听说您这几个月的活动受到很多限制?


A:限制就是如果离开宾州东部地区的话,要跟他们申请。当然,护照也被搜走了,出国肯定是不可以的。


Q:那您跟外界的联系呢?


A:这是一个常规的要求,不要跟有可能做证人的人说话。


“我不是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Q:这对您和家人应该都是一个噩梦般的经历吧?


A:是,那当然是啦。而且对我的名誉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人会说,政府起诉你,你肯定是干了什么不对的事啦。政府说我向中国卖敏感的技术,那大家肯定会说卖了什么东西。其实我从来就没有跟中国做过任何技术转让的事,根本没有卖过任何东西拿钱。但是他们这么一说,很多不知道的人自然会觉得,肯定是什么什么样。而且他说我给中国提供敏感的技术,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这完全是莫须有的事件。


Q:与中国有什么合作项目?


A:我当时在中国读的博士,所以中国超导界的很多同事,我都很熟悉。这些年,我跟国内断断续续有过不少的合作,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比如,我在清华做过几年“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跟中科院物理所的团队一块工作过几年,参加过北大的一个项目。


但是有件事你要帮我澄清一下,很多中国网站说我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兼职教授,我从来就不是。当然大家有谈过这个事,但我从来就没有做过。
“若涉种族歧视,将是严重问题”


Q:您认为自己为什么会被起诉,美国司法部是什么动机?


A:他们为什么对我起诉,这个我不能替他们回答,他们也没有告诉我。当然,他们说出来的就是给中国提供这些技术,而且他们把这个技术说成是很玄妙、很高精尖似的。一位在这方面最具权威的专家说这(口袋式加热器)一点也不革命性,因为起诉书说口袋式加热器会给“二镚化镁超导薄膜制备领域带来革命性发展”,这是早就有的技术,完全不是像政府说到那么玄秘、那么高精尖。


Q:我们注意到,这也是美国司法部今年第二次撤销针对华裔科学家的指控?美国政府不断指控一些所谓中国间谍,但已经发生多次错误。对这种情况,您怎么评价?中国出生的科学家是不是难以真正被美国社会接受?


A:除了指控我外,他们也没有跟我说过为什么。当然,他们是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才起诉我,我也不知道,我没有证据(证明)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才起诉我。但是这样的事件一个一个多了的话,肯定会给人这种印象。中国人在美国,对美国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如果他们真是这样的话,实际上对美国是不利的。


Q:今年5月份,就在您被捕的那一天,针对上一个被撤销起诉的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美国国会有22名议员联名给司法部长写信,要求调查这个案件是否涉及种族歧视,是否特别针对华裔乃至亚裔雇员?您注意到这件事吗?


A:当然知道。这个大家有这种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据我所知,为什么议员要求司法部来调查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就有这个问题,而是要求他们搞清楚是不是有这个问题。出了这么几件事件,自然就会让大家有这方面的担心,所以议员才要求司法部调查,我觉得是很合理的。因为在美国,不能因为大家的种族或者从哪儿来的,有什么歧视,这是美国的法律。如果有歧视,那是违背美国的法律的,是很严重的问题。


计划回到学校继续研究工作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29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0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6-1-13 12:09 编辑

Q:听说之前您辞去了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职务?
A:出了这件事后,我需要很多精力去应对。当时我就跟学校说了,我不做了,这是我自己提出的。所以学校就另找一个人临时来做。当然,学校对我还是很好、很支持的。


Q:这件事彻底过去以后,您会回到学校继续您的研究?


A:应该是吧,我在学校的职位还是保留的,现在的主任还算是代理主任。我的学生、我组里的人、我的研究项目都还在,所以我计划要回去,要继续做我的工作。


Q:您觉得这件事会影响您跟中国方面今后的合作吗?


A:我希望不会影响。我肯定还是会合作的,因为国际合作是美国政府鼓励的事。不管是能源部,还是国家科学基金会,甚至很多(美国)基金,对跟中国的合作都是鼓励的。从科学上来讲,如果是一些比较敏感的研究,有一些限制是很正常。但我做的事,都是基础研究,都是属于各国科学家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的研究。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科研经费增长速度要比美国快很多,而且中国有很多的实验组其实已经达到国际水平。所以跟中国的合作,对美国的科学家和中国的科学家都是有好处的。


因“起诉”错过母亲90岁寿宴


Q:您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您会起诉美国司法部吗?或者要求什么赔偿吗?


A:我们现在还没有机会来考虑这些问题,现在还是处在一个转折的期间。往下到底有什么打算,等我们慢慢安顿下来以后才会考虑。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严格来说,法官还没有最后签这个决议,所以我希望起码现在不要出什么问题。都签好了,才可以说告一段落。


Q:法官签署决议后,您和家人会去休个假、散散心吗?


A:现在还没有想到这么远,但是我是肯定是要回(中国的)家去的,因为我本来是计划夏天回家,给我母亲过90岁生日。现在等我的护照拿到以后,等事件稍微平稳一些,我肯定是要回去一趟的。


Q:您母亲知道您被起诉吗?


A:我家里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们都没有告诉她,不想她受太大的刺激。(本报记者发自华盛顿)


(2015-09-18 15:36:38)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975
5#
发表于 2016-1-13 12:56:25 | 只看该作者
被冤华裔科学家郗小星:十余名FBI特工端枪冲进来逮捕我
发表时间:2015-09-13 17:00:20
[url=][/url]


9月11日,美国司法部撤销了对世界知名超导专家、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教授郗小星的指控。12日,郗小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道,“我很高兴我的律师说服检方和联邦调查局——他们犯了个大错。”

被冤华裔科学家郗小星

对于发生在他身上的荒唐诉讼,郗小星说:“我做的所有材料都是不敏感的。我不做任何敏感的技术,所以起诉书里说的很多事件都是错误的。”

美国司法部9月11日宣布撤销有关郗小星给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的指控,原因是多名专家作证,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从今年5月被指为“中国间谍”,到最终撤销指控,郗小星说他“一下子松了一口气”。

郗小星出生在中国,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去德国两年,然后来到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他是全世界二硼化镁薄膜材料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据郗小星介绍,他与国内“有过不少合作”,比如在清华做过“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跟中科院物理所的团队一起工作过几年,参加过北大一个科技创新项目。

此次事件的核心是一个叫“袖珍加热器”的设备。郗小星指出,“袖珍加热器”本身与“敏感技术”完全无关。“这个设备是彻底公开的,你可以自己上网去找到,”他说,“完全不像美国政府说的那么高精尖”。

美国司法部指控郗小星,却连他的年龄都搞错了。郗小星说,他今年57岁,但司法部网站上的起诉声明至今还写着他47岁。郗小星开玩笑说:“要真是47岁就好了,可惜没那么年轻。”

回忆起5月份被捕的一幕,郗小星至今心有余悸。他说,那是早上6点半左右,10多名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使劲敲门,门开后就“端着枪冲了进来,就说逮捕我,给我戴上手铐”,他们还“让我的太太、孩子举起手走到某个地方”。

郗小星虽被释放回家,但他的护照被没收,还被限制离开宾夕法尼亚州东部。郗小星说:“我的家人精神上受到很大压力,不经历这个过程的人很难想象。这件事对我的名声也有很大的损害。”

这是美国今年第二起被热炒的所谓“中国间谍案”。就在郗小星被捕的同一天,美国国会有22名议员就此前被撤销起诉的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一案,联名给司法部长写信,要求调查此案是否涉及种族歧视,是否特别针对华裔乃至亚裔雇员。

郗小星说:“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因为我是华人才起诉我。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这对美国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谈到今后的打算,重获清白的郗小星表示要回中国一趟,为老母亲补过90岁生日。他的母亲是6月份生日,他本已买好机票,但由于遭起诉而被迫放弃回国。

在采访结束时,郗小星强调,此次事件不会影响他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很多实验项目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美中两国科学家加强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253
6#
发表于 2016-1-13 13: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6-1-13 13:13 编辑

美国华裔科学家屡被误控间谍 主流社会打抱不平
2015年11月25日10:09 中国新闻网  


图为华裔议员赵美心(左二)、华人科学家陈霞芬(左三)和日裔议员迈克·本田(左四)出席11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民权委员会(U.S. Commission on Civil Rights)23日向司法部长林奇致信,指出政府在处理针对华裔美国人的案件时,可能未能审慎采取充分调查,因此要求彻查近期多位华人科学家被误控间谍案,并敦促司法部在现行或未来调查和指控过程中,加强培训与监督。

  民权委员会通过多数表决,23日致函司法部长林奇,要求司法部调查多起针对华人科学家的不正当起诉。该委员会在心中表示,这些指控对华人科学家及其家庭均造成严重伤害,同时更在亚裔美国人小区引起对于不公待遇和种族脸谱化(racial profiling)的担忧。



以联邦众议员赵美心、刘云平、孟昭文及本田为代表的亚太裔党团委员会(CAPAC)议员,上周刚就多位华人科学家被冤枉指控一事会晤林奇,要求司法部给出合理解释,并彻查案件是否存在种族因素。而民权委员会23日的公开信,则是主流社会对华裔小区要求真相的又一声援。

  科学杂志近期发表一篇文章指出,过去一年来,有五位中国出生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被控窃取商业机密或经济间谍罪,而联邦政府最后又因指控有误或证据不足而撤诉。以被诬指为中国窃取美国机密的天普大学教授郗小星及水文学家陈霞芬为例,尽管当局对两人指控均已撤销,但对两人名声造成极大负面印象,并让他们背负沉重的债务。

  该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Martin R. Castro)代表多数成员声明说,尽管打击间谍和经济间谍活动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但同样重要的还有保护美国公民的民权及自由。他说:“美国公民享有通过正当法律程序的权利,不应基于种族或民族而成为目标—这种行为不是美国的做作法”。(罗晓媛)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文章关键词: 政府 科学家 美国 华裔


[url=]分享[/url]
[url=][/url]

0[url=]添加喜爱[/url][url=]打印[/url][url=]增大字体[/url][url=]减小字体[/ur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2 11:08 , Processed in 0.0827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