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银行股未来长期分析(风险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6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0: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11-28 16:55:17)     东博[url=]转载[/url]


——从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看实验账户规划
初步结论:由银行产能过剩导致金融危机有两个警示带或者说预警带,一个是国内投资增速持续低于银行资本金增速。一个是金融业产值或者说主营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超过12%。我个人毛估估,估计还需要十年左右的发展过程。
前几天球友提出了“银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这是个好问题,也是我没考虑过的问题,这问题让我认真思考了几天。就目前来说,持有银行股未来风险主要来自于两点,一个是未来或有可能的经济危机,一个是未来或有可能的金融危机。除此以外,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对于经济危机来说,我在上文以谨慎角度模拟计算过,未来十五年间兴业加权平均年信用成本为1.52%,招商加权平均年信用成本为1.40%,意味着预判未来的信用成本并不低估。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优秀银行长期的平均信用成本在0.80-1.20%之间。所以,这1.40%左右的信用成本假设足够,完全可以抵御未来十五年间一轮中等烈度的经济危机。
说句心里话,我有个预感,我国在未来的十五年间,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大概率将在人们一片欢呼声中悄然到来,无声无息。届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在价格合理的环境下落袋为安,不参与或者说不持有经济危机过程中的银行股。
对于我们能否及时了解到经济危机的信息问题,现在的媒体很发达,他们也很愿意去披露这些负面信息,因为可以吸引眼球,所以我们不怕得不到信息。就具体来说,假如类似温州地区经济危机向全国快速蔓延,全国性的温州危机现象,假如每个月都有一家上百亿级别的大企业需要债务重组,假如你身边不断有人失去工作,假如银行员工薪酬(绩效薪酬)大幅降低的时候,那么持有银行股的我们就真的需要警惕了。至于说其他银行股看空者煞有介事的利空分析,就让他扯淡去吧,反正七八年的唱空都过去了,也不在乎他们继续说几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拿常识去判断银行危机,而不是听那些看空人士忽悠。
处于经济危机中的银行比较危险,任何银行也难以避免,虽然说优秀银行自身不会存在特别困难,但部分银行或有遭遇灭顶之灾,受到牵连也难以避免。这应该是习大大以后的事,现在可以不管他。
现在的我属于闲着没事干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吧,也算是为了风险说风险。在这里,我主要考虑这个新问题,即未来或有可能由银行产能过剩导致的风险问题。按我的土八路方式说说长期投资于银行的过剩风险问题,或者说在这里理顺自己的思考结果。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牵涉其他细枝末叶更多,为避免思考过程成为缠脚布,我只能点到为止,不去展开说,否则就没完没了。
从社会发展的根本来说,每个领域出现“过剩”都会导致“危机”发生。比如说军事力量过剩会导致战争危机,权力过剩会导致政治危机,社会生产能力过剩会导致经济危机,行业产能过剩会导致行业危机。银行也不例外,金融或者说银行过剩会导致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风暴与冰岛的金融危机就属于由“金融过剩”导致的“金融危机”。
经常有人说,台湾在利率市场化以后的银行怎么怎么样,意思是台湾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以后一塌糊涂。其实,不是!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应有之义。在全社会资金饥渴或者说供应不足的环境下银行不会降低利差,也不会构成银行经营困难。只有在供应过剩、银行“主动信贷”环境下才构成银行利差下降,导致银行业绩下降或者说经营困难。所以,银行的产能过剩才是根本原因。
那么“银行产能过剩”是个什么东东呢?严格说是金融业产能过剩,由于我国金融模式是银行一业独大,占绝对主导地位,所以在这里我就变成了说银行的产能过剩。我们知道,在资本金管理环境下,银行产能就是银行股东“资本金”,资本具有逐利本能,管理层会尽可能利用不断扩大的资本(产能)搞规模(产能)扩张。
银行资本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企业经营利润留存的补充资本。一部分是眼馋银行赚钱效应的外部资本(所以说,一个行业长期高利润是未来危机所在。相对来说,这一块资本来源不大)进入。这两个方面资本积累成为银行不断扩大的产能,终有一天会供大于求!其结果就是或政策限制,或爆发金融危机。
如此,在银行资本(产能)不断扩大以后,作为提供中介与服务的银行,资本家或者说银行家的逐利(个人名誉与追求薪酬)本能,促使银行:1,产能过剩环境下价格战。2,吃不饱环境下吃进毒蘑菇。3,提供过度服务,扩大GDP切蛋糕占比。4,挤压金融其他子行业。如此种种,或将引爆金融危机,导致银行灾难性结果。这就是因果关系。
解决银行产能过剩的途径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有关部门提高资本充足率来抑制产能,就如同美国金融风暴以后,从巴塞尔协议到巴二至巴三新政,其实就为了解决银行产能过剩问题,避免再一次由产能过剩导致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就国内来说,就是把核心资本充足率从4%提高至8.5%,整整提高一倍,也可以说是一下子消灭了一半的银行产能。导致并没有出现银行过剩的我国,不得不进行全行业股权融资来满足社会需求。引起很多不懂装懂所谓的经济学家认为银行大面积股权融资是为了解决银行坏帐问题,好玩不?不好玩。
目前来说,按巴三新政来看,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2,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3,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4,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以上四项合计,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不低于7.50%。另外,在未来特定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和储备资本要求之上计提逆周期资本。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0-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也就是说,在未来银行资本“过剩”的环境下,有关部门还可以引起增加逆周期资本2.50%或33%,相当于还可以采用政策手段消化33%的过剩产能。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所担心的,通过金融危机消化过剩产能,即通过金融危机造成银行坏账,起到减少银行资本金使得产能压缩,让市场在银行间优胜劣汰,使之保持供求平衡。所以,也可以那样说,银行的产能过剩是金融危机的源头所在,美国是,冰岛也是。
一般来说,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历史数据或个人经验来说,以金融业主营收入占国内GDP之比,大概在12%以上为临界点,那时候的美国(没具体数值,记忆中是)已超过10%,冰岛大概占比20%左右,目前国内金融业占比大概在8%左右。如此看来,金融业占比似乎不宜超过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62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0:04:15 | 只看该作者
据统计局前三季度数据,全国GDP前三季度48.78万亿,金融业增加值4.26万亿,占比8.73%。因上半年资本市场走牛,这个占比提高的有点快,年末应该会下降。第三季度为8.12%。

从银行业切GDP蛋糕的占比角度来看,从目前的8%左右提高至未来的12%左右,还有约50%左右的提高空间。在这里,大企业似有服务过度之嫌疑,未来更多来自于小微企业与个人业务的提高空间。不知道银行家们能否认识到这一点?

目前来说,在不考虑外部资本增加的环境下,银行产能的年均增长大概在12%左右,大概就相当于18%的资本回报率减三分之一的现金分红6%差不多。优势银行会高于这个年均增长,普通银行会低于这个年均增长。

对于社会资金需求来说,大部分需求在投资这一块形成的资本沉淀,在投资需求中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个是生产企业技术提高的更新换代投资。

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4742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9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148458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与1-9月份持平。

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考虑,按我个人土八路推测,由银行产能过剩导致金融危机有两个警示带或者说预警带,一个是国内投资增速持续低于银行资本金增速。一个是金融业产值或者说主营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超过12%。我个人估计,还需要十年左右的发展过程。
好了,太啰嗦了,不说了,到此为止吧。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8 10:06 , Processed in 0.0606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