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把手”头上悬着哪“两把剑”?
近日,王岐山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作的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王岐山在回顾2015年的工作中,谈到了“责任虚化空转现象”,也就是“一把手”没有履行主体责任。
王岐山表示,要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强化责任追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0个中央单位、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党组织,制定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办法细则、问责规定,约谈一把手,开展述职述责,层层传导压力,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克服责任虚化空转现象。
在布置2016年工作任务时,王岐山也谈到了重点工作之一: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此前,习近平也曾在多个场合表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管,甚至还教“一把手”们如何履职尽责。
一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管好下属,当好“领头羊”;一方面是对其不断强化的监管力度,廉洁从政,避免自身落马。这成了悬在各级“一把手”头上的“两把剑”。
“老虎”中超三分之一是在任“一把手”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十八大后,除了“军老虎”,在其他落马的80多省部级及以上“老虎”中,有近30名党政企“一把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这种“一把手”被强力查处的力度,在十八大之前极为少见。
在任上被查的“一把手”老虎有: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杨栋梁、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福建原省长苏树林、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四川省政协原主席李崇禧、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南京原市长季建业、太原市委原书记陈川平、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大庆市委原书记韩学键、一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建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常小兵、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山西省委统战部原部长白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原部长王素毅、洛阳市委原书记陈雪枫等。
周本顺
新华网曾在文章中将“一把手”喻为“一霸手”,称书记、市长、局长、董事长等“一把手”掌握着本单位人事任免权和较大的项目自由裁量权。权力过大、过于集中,再加之缺乏有效监督,是“一把手”容易成为腐败重灾区的根源。
在落马时任职副手的“老虎”中,大多也被曝在此前任各层级“一把手”时已经“行为不端”。
苏荣落马时任职副国级全国政协副主席,而在此前,他曾经任职青海、甘肃和江西等多个省的党委“一把手”。
2015年2月16日,苏荣被“双开”,当日下午,其曾经主政过的江西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表示:省委常委会联系苏荣在江西主政期间的所作所为,深刻分析了苏荣严重违纪违法的事实。
在其他落马的省部级副职中,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曾任衡阳市委书记、宁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白雪山曾任吴忠市委书记、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乐大克曾任西藏自治区国家安全厅厅长、福建省原副省长徐钢曾任泉州市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武成曾任兰州市委书记等。
落马“一把手”如何忏悔?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法庭陈述和撰写的忏悔书中,大多曾经的“一把手”们都不约而同会谈到一个词——“放纵权力”。
之所以权力被放纵,原因则是监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盲区”。
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曾被中纪委树为负面典型进行报道。这篇《王敏案件警示录》开头是这样:对王敏的采访,几度因他泣不成声而中断。他的哭声,时而低沉压抑,时而撕心裂肺,其中不乏对自己罪孽深重的忏悔,而更多的则是对纪律审查的恐惧。
王敏
王敏在采访中称,是贪欲诱惑坠入深渊,是失去约束放纵自己。而中纪委文章对其评论中还是出现了权力失去监督的说法,文章表示没有哪个贪官天生就会演戏,是权力失控和监督缺位让他们有了表演的空间。
中纪委网站《忏悔录》曾推出《深谙影视业“潜规则”的电视台长》文章,主角辽宁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史联文在忏悔中称,一个人的权力太大了,独断专横,他就会运用权力为自己所用,党和人民的利益就被放弃了,失去了宗旨就失去了方向。
前述万庆良、季建业和廖少华等曾经的“一把手”在庭审结束时,都痛哭忏悔,落泪表示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家人。
在级别更低的县委书记层面,也有人在忏悔中表示“一把手”权力得不到监管。安徽省太和县委原书记刘家坤的自我忏悔曾上过《检察日报》:我权钱交易的事实证明,不受约束、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最大的腐败。
习近平谈如何当好“一把手”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十八大之前,习近平就公开讲述领导干部如何当好“一把手”。
2011年11月23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与中央党校学员座谈。
在此次座谈中,习近平表示“一把手”身居要害、肩负全局,其素质、能力和形象如何,直接决定着领导班子的面貌,影响着干部队伍的状况。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一把手”必定让一个地方的发展也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如果“一把手”尚且不能做到正直、清廉、正义、勇敢,那就难谈下属的清正廉洁,更难谈地方的活泼有力,公平正义。
2013年1月22日,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召开,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时大段讲述了对“一把手”的监管问题:我们查处的腐败分子中,方方面面的一把手比例不低。这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监督缺位、监督乏力,少数一把手习惯了凌驾于组织之上、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权力没有约束,结果必然是这样。
习近平的上述讲话其实也指出了大量“一把手”落马的主要原因:监督不到位,监督不给力。
如何避免“一把手”不断落马?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给出了答案:要强化监督,着力改进对“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更早前,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曾发表过多篇文章谈“一把手”:“一把手”的综合素质要非常高,既要有业务能力,也要有人格魅力,能把大家拢在一起;“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就在于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一把手”要补台而不拆台;“一把手”要到位而不越位等。
王岐山如何管“一把手”?
就“一把手”如何履行主体责任和如何监督“一把手”的问题,王岐山曾在多个场合有过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