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是全球主要能源生产和出口国,连续多年是中国全球第一大原油供应国和西亚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国际能源格局深度调整背景下,两国深化相关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以中石化参与建设的延布炼厂为例,该项目实现了日产40万桶的产能,其中中方投资达37.5亿美元。该项目位于沙特西部延布市附近的石油化工工业区,由中石化与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合资兴建,总投资近100亿美元,为上千名沙特人提供了管理和技术岗位。 海合会国家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阿曼已正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中国与沙特、卡塔尔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写入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容,中国还与卡塔尔、科威特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将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速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 伊朗德黑兰大学世界问题研究所所长马兰迪在接受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采访时认为,过去数年内,伊朗与中国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相互了解比以往更为深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已将两国相连,两国当前对于共建“一带一路”也有着共同的兴趣。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对扩大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在这一宏大背景下,稳步推进中伊两国经贸合作,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2月31日,伊朗客商在浙江一家玩具企业选购猴子生肖毛绒玩具。新华社发 人文交流百花齐放 虽然中国与埃及远隔万里,但埃及人民了解中国的渴望由来已久。1957年,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开设中文班,首开埃及汉语教学之先河。截至目前,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阿斯旺大学等10所大学相继开设了中文系,在校学生达到2000余人,2008年,开罗大学和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成立。2015年,海外第一座通过卫星电视形式教授汉语的孔子课堂正式落户埃及,它面向22个阿拉伯国家的亿万观众,受众群之庞大,堪称前所未有。
2015年12月1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一名参观者在“中国大漆走世界——湖北美术馆漆艺藏品埃及展”上用手机拍摄展品。新华社发 行走在开罗街头,几乎随时都能听到“你好”的问候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热”“汉语热”让中埃两个文明古国的距离不再遥远。2016年,中埃将互办文化年,中国将在开罗、卢克索、阿斯旺等地陆续举办近40项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将贯穿全年,向埃及人民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代文化建设成就。正如埃及文化部长赫尔米·纳木纳所说,2016中埃文化年对中埃两国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间了解与友谊、促进两大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长久以来,中国与沙特都主张多元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存,并积极推动交流对话,成为国际舞台上包容互鉴的典范,闪烁着文化互鉴光芒的案例比比皆是:中国2013年担任沙特“杰纳第利亚民族遗产文化节”主宾国,沙特担任北京国际书展主宾国,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在北京大学开设分馆,中沙互派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加,中国每年都有大批穆斯林赴沙特朝觐…… 2014年和2015年是中阿友好年。中方将在2014—2024年组织1000名中阿艺术家互访交流,推动并支持200家中阿文化机构开展对口合作,邀请并支持500名阿拉伯文化艺术人才来华研修。与此同时,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遍地开花。媒体、艺术、旅游、文学、教育等领域的交往,为深化中阿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国驻伊朗使馆文化处主任杜晓青在接受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4年以来,中伊两国文化及人文领域交流呈现出稳中有升和不断扩大的特点。两国多次互派代表团参加对方举办的主题会展或文化艺术节活动,有些已经常态化或形成合作机制。2014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电影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在德黑兰举办了“中国电影日”活动。浙江、福建和江西木偶剧团组成的中国木偶代表团也于当月参加了第十五届国际木偶艺术节。2015年4月27日,中国和伊朗首部合拍电影《少林梦》签约仪式在德黑兰举行。同年,伊朗第三十三届曙光旬电影节设置了“中国电影单元”,共有11部中国影片与伊朗观众见面。
2015年12月23日,伊朗外商在义乌市协助当地志愿者发放外语印制的消防安全资料。新华社发 2015年8月,中国爱乐乐团“丝绸之路巡演”到访伊朗,并与德黑兰交响乐团联袂演出,伊朗国内各主流媒体给予积极评价,此访将中伊人文交流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9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伊朗文化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波斯语节目“东方之珠”落地播出一周年,该节目每周在固定时间向伊朗受众全面介绍和展示中华文化及今日中国之风采,为伊朗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