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LA暴动,韩裔社区并不以组织有序的自卫为豪,更多的是对警察系统的愤怒与损失惨重的悲伤交织。甚至,过分提拿枪的韩裔形象,还会引起警觉。在91年Rodney King被打的视频曝光大约两周后,同样发生在South Central LA,一起韩裔女店主Soon Ja Du射杀黑人女孩Latasha Harlins的事件被媒体热炒。这次的事件同样有视频,韩裔女店主Soon Ja Du拿枪从背后射杀黑人女孩Latasha Harlins的视频被反复播放,引起黑人社区的极度不满。Soon Ja Du的店铺被迫关闭,其他同地区的韩裔店铺受到威胁和抵制。
也许是因为华人和韩裔大批来美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容易,都几乎忘记了,这个被想象成各种美好集大成者的国家,那段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时期,其实并不遥远。解禁排华法案是在20世纪的 1943年,并且当时只允许每年放入105名华人。正式的大量华人赴美,是在1965年的移民法颁布之后。对所有种族开放平等投票权,也不过是1965年的事情,还伴随着语言测试等方式来变相限制。而直到1967年最高院的Loving v. Virginia判决,各州禁止跨种族婚姻都还是合法的。
对于非裔和韩裔社区在LA暴动前后的恩恩怨怨,UCLA的历史系教授Brenda Stevenson著有一本考证翔实的著作《The Contested Murder of Latasha Harlins》。里面有提到,70、80年代,很多韩裔移民带着不多的金银细软,盘下了South Central LA的一些店面,在非裔社区做起了小本买卖。他们也知道那个社区比较高危,所以并不住在那里。选择把店铺开在那里,也是各种因素下的不得已。综合手头资金和租金高低的考虑,也只有那里的店铺合适,并且当时的犹太店主们,正好受够了种族问题的困扰,急于出手。在1989年对韩裔店主的一次普查显示,韩裔店主对于非裔有着比较明显的歧视态度。非裔社区的不满,一方面来自于韩裔店主很少雇佣当地社区的黑人作为员工,一方面对于黑人顾客“不友善”。据书中的采访说,很多非裔顾客在Soon Ja Du的店里感觉自己被当贼防,而且店主的态度生硬,很不友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的小积怨小摩擦,在发酵足够久之后,都可能因为一个导火索而爆发。91年10月,射杀黑人女孩Latasha Harlins的韩裔女店主Soon Ja Du被判缓刑,不用坐牢,非裔社区哗然。半年之后,在Rodney King的无罪判决出来后, 熊熊的仇恨之火下,暴徒们干脆来个新仇旧恨一起算。这里面,有媒体有意或无意的煽风点火,有非裔和韩裔本就紧张的关系,也有非裔长久以来对整个社会秩序的不平和愤懑。
24年过去了,种族关系的问题是否有缓解呢?当看到非裔社区一样的No Justice, No Peace标语,当看到成规模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我很怀疑。梁警官事件中,一样的媒体的煽风、 一样的警民对立情绪、一样的亚裔委屈与愤怒,好像一切都还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