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微博]凌凤2016-05-02 08:09
[摘要]周恩来在中南海召见张学思,意味深长地说:“历来建军要先建校。军委决定由你负责筹办一所海军学校。有了海军学校,人民海军才有发展的资本啊!”

第一支人民海军集训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7年以来,人民海军与新中国同步伐共奋进,已建设成为一支迈向现代化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海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大踏步地从浅海走向深蓝。本报特邀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陆儒德为大家重温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在人民海军建军伊始就起到的重要作用。
张爱萍——新中国海军的首位“掌门人” 1949年4月23日,就在解放军解放南京,将红旗升至“总统府”楼顶的喜庆日子,张爱萍在白马庙三野渡江“总前指”原址,主持了华东海军成立会议,“全会”只有他和李进、黄胜天、张渭青、温礼芝5名干部。我军渡江战役和解放“总统府”的炮声,成为庆祝新中国海军诞生的礼炮,人民海军由此起航。198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事委员会颁文确定:“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 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逃离大陆前发誓:“只给共产党留下一堆废铁!”并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张爱萍面临的是码头淤塞、船厂炸毁、舰船破旧,人民海军只能在废墟上重建。他饥渴地学习《海国图志》、《盛世危言》等书籍,领悟到建设海军主要抓三点:人才、军舰、武器。而关键是人!当时调入海军的几万人是一群“旱鸭子”,建设海军必须要有解决人才的新思路,不咎既往、不拘一格、广开门路、求贤纳人。 经新老海军官兵齐心奋斗,“陈船利炮”方针奏效,逐步解决了人才、军舰和舰炮的3个难题,创造了舰艇发展史上的奇迹。1950年4月23日,停泊在南京草鞋峡江面的“井冈山”号登陆舰上,举行隆重的“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暨军舰命名授旗典礼”,获得中央命名的作战舰艇51艘,登陆舰52艘,辅助舰船31艘,总吨位达4.4万吨。以此组成了人民海军第5舰队(登陆运输舰队)、第6舰队、第7舰队(作战护航舰队,后合并为第6舰队)3个舰队和1个扫雷大队,初步形成一支开得动、能打仗的海上力量。 人民海军“黄埔军校”诞生记 1949年海军建设伊始,毛泽东便把建立海军舰队和创办海军学校摆在同等地位,把筹建海军学校和选择校长的任务交给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思考各种条件,推荐了时任辽宁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的张学思。张学思是张作霖的第四子、爱国名将张学良的胞弟。

毛泽东接见张学思 周恩来在中南海召见张学思,意味深长地说:“历来建军要先建校。军委决定由你负责筹办一所海军学校。有了海军学校,人民海军才有发展的资本啊!”张学思说:“我曾随学良哥登上访欧回来的‘海圻’号巡洋舰,也参观过起义的‘重庆’号,我对海军是很有兴趣,但我怕担当不起如此重任。”周总理告诉他:“中央已经作了安排,毛主席确定让你参加中国军事代表团,随中央代表团去苏联商谈海、空军及院校建设。这是学习苏联建设海军的好机会。”“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内,不少高级指挥员均出于黄埔。你就担当一个历史重任,创建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吧。” 同周恩来这次谈话,决定了张学思后半生的海军生涯。 1949年6月,刘少奇、高岗、王稼祥等中共中央代表团由大连起飞前往苏联。7月3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接见了中国军事代表团成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华东海军司令员张爱萍和拟任海军学校的校长张学思。通过中苏两国漫长会谈,最终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中,其中包括帮助中国建立人民大学和空军航空学校、大连海军学校。张学思回国时,带来了以克洛契科夫为首的87位海军学校教育专家,开始了大连海校的筹建工作。 当时海军总部尚未成立,军委特定由张学思代表海军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张学思亲切地交谈,鼓励他办好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张学思表态:“我今年33岁,我决心再钻研30年海军,为保卫祖国海疆,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49年11月22日,军委正式下达了由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3位副主席签阅的组建大连海军学校的命令,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前身)。并采纳张学思的建议,任命萧劲光为校长兼政委,张学思为副校长兼副政委。具体筹建、主持工作均由张学思担任。 蓝色道路从这里起航 建校之初,海军学校师资紧缺。张学思因此提议从三方面解决教师的来源问题:一是从苏联海军院校中聘请;二是从全国各高等院校招聘;三是从起义的国民党海军人员中挑选。关于海校的体制和学员来源,他建议分速成班(二年制)和普通班(四年制)。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周总理很快就批准了张学思的建议,这使张学思感到办学方向明确,从而更坚定了信心。他派人到北京的高等院校去招聘教员,每招来一批,他都要在大连饭店宴请一次,亲手为教员们把盏斟酒,问寒问暖。他对新来的教员说:“你们舍家弃小地来海校工作,我从心里感激你们,在人民海军的建设史上,将记下你们的功劳。” 张学思重视知识分子,从各方面优待教员。他规定,教员的伙食标准享受团级干部待遇,一律吃中灶,有家属的教员给足够的房子,教员的家属工作安排、子女上学,甚至连雇请保姆等问题都及时给予解决。他经常讲:“古人尚懂得重金礼聘,礼贤下士,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吗?” 由于张学思重视知识分子,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由地方聘请来校的教员,都觉得心情舒畅。原来有些人抱着到军校试一试,不好就离开的想法,而今也都安下心来,纷纷提出申请,要求参军入伍。 张学思把大连海校办成为一个正规化、现代化的高水平大学,实现了建设“海上黄埔”的重托,为人民海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为大连海校题词:“蓝色道路从这里起航!”(文/凌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