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土公报最新数据:18.8%地下水监测点水质极差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8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3:3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岳家琛2016-04-23 23:09:05来源:环境


  


  (视觉中国/图)


  2015年,我国地下水水质呈极差的监测点为946个,占比18.8%。这一数字比往年略微上升,在2014年和2013年,分别为16.1%、15.7%。这是4月21日《2015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布的最新数据。


  近日,地下水污染再度引起公众关注。在国土资源部发布年度公报之前,4月5日,水利部发布《地下水动态月报》(2016年1月)。因公布地下水水质“IV类水占32.9%、V类水占 47.3%”,而后被一些媒体误读为“我国超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并一度成为舆论关注。


  根据公报,地下水监测点分布在全国202个地市级行政区。除极差外,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有2174个,占42.5%;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有236个,占4.6%;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1278个,占25.0%;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466个,占监测点总数的9.1%。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公报解释了超标水质的具体成分:“其中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三氮”(亚硝酸盐 氮、硝酸盐氮和铵氮)、氟化物、硫酸盐等,个别监测点水质存在砷、铅、六价 铬、镉等重(类)金属超标现象。”


  其中,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重金属的主要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污染。


  另外,与上年度比较:水质综合变化呈稳定趋势的监测点有2837个,占监测点总数的62.3%;呈变好趋势的占17.5%;呈变差趋势的占20.2%。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总体来看, 在全国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中,地下水水质综合变化趋势以稳定为主, 呈变好趋势和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比例相当。 ”公报总结。


  “上述公报只能说全国有18.8%地下水监测点水质呈极差,并不能说明全国18.8%的地下水都是极差的。”一位国土资源系统的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那么,全国地下水水质具体情况究竟如何?目前,我国地下水监测是由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分工进行,两者各有监测点。然而,目前地下水的难题正是家底不清。为了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自2015年6月起,由中央财政投资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式开始建设,该国家级工程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20401个地下水监测井。这项工程预计在2017年全面建成。


  根据公报,地下水监测点总数为5118 个,其中包括国家级监测点1000个,和地方级的四千余个监测点。


  “这一千个已有的国家级监测点,并不包括2015年开始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项目。而是在国家地质环境监测预报专项资金中省出来的一些钱,维持着国家级监测点的运行。”上述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明。截至4月18日,上述国家工程完成建设地下水监测点330个。


  除地下水水质外,公报还包括了地质环境、土地资源等十个大项目。


  其中土地利用方面,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20.25亿亩,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78亿亩,新增建设用地760万亩。地质灾害方面,201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8224起,其中滑坡5616起、崩塌1801起、泥石流486起,造成229人死亡、58人失踪、1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9亿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24 23:06 , Processed in 0.0787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