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在對美貿易戰中,劍指黃豆、汽車、飛機這三大美國對中國出口主要商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說,在此情況下,中國必須予以堅決回擊,真正打到美國的七寸(要害),「現在是打出大豆、汽車、飛機這三張牌的最佳時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張茉楠表示,必須精準打擊,打疼才能止損。
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主。據官方數據,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黃大豆金額超過139億美元。美國黃豆出口委員會此前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中國以關稅回應美國的關稅制裁,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可能暴跌71%。
此外,美國25%的飛機、17%的汽車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魏建國稱,隨著中國中產階級逐漸壯大,中國汽車和飛機市場需求將越發旺盛。打擊美國汽車和飛機出口,意味美國企業將喪失大量掘金機會。
不過,不可否認,中國自身也會不可避免受到影響。以黃豆為例,中國提高對美國黃豆進口關稅,國內黃豆供應會不會出現缺口?黃豆短期內漲價會否推高飼料價格?進而引發通膨,都是需要處理的問題。
魏建國說,不想自身有損失是不可能的,但中方會努力使自身損失最小化。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中國正面臨貿易強國和製造強國路上一個必須闖過的關口。如果屈服讓步,可能會貽誤重大機遇,多年都難以彌補。在此情況下,即使要承受損失,也要忍著,要算大帳。
中新社4日引述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東豔說,最新公布的301調查徵稅清單以航空航太、醫藥、通訊等高科技產品為主,足見美國此番行動的目的,不僅是解決貿易不平衡,而是要以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抑制產業轉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