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主有倒退迹象
自1962年以来,缅甸一直由军人统治,军方在1988年学生运动中镇压了数千人,引发众怒,美国等多个国家对缅甸实行严厉的经济制裁。2010年11月,以吴登盛为首的军政府开始了民主化进程,取消党禁报禁,释放政治犯,西方社会一片欢腾。美国国务卿自1955年以来首次对缅甸进行访问,一些国家解除了对缅甸的制裁。缅甸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但4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却发现缅甸民主有倒退的迹象。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撰写了一篇关于缅甸极端佛教运动的报道,之后便被禁止入境,外国记者的签证期限被缩短。2014年2月,缅甸当局根据英国殖民时代的《国家机密法》,把几名记者关进监狱。
令缅甸民主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宪法确保武装部队在议会和政府的控制地位,军人在政治上仍然占有优先地位。目前缅甸议会的组成情况是:70%以上是缅甸军队支持的巩固发展党成员,25%则是不经选举便拥有席位的军人。

2012年7月4日,缅甸军政府代表参加在缅甸联邦首都内比都召开的国会下议院开幕式。
还有少数族裔的问题。罗兴亚人是生活在缅甸西部、信奉伊斯兰教、讲孟加拉语的少数民族,在英国殖民时期从英属印度迁移到同属英国殖民地的缅甸。在佛教徒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缅甸,罗兴亚长期受到迫害。
2012年6月,在穆斯林男子强奸女佛教徒传闻的影响下,数百名罗兴亚人被打死,超过10万罗兴亚人背井离乡。2014年1月,此类暴乱再次发生,几十名罗兴亚人被打死。而在这过程中,缅甸政府被指责为不作为,明里暗里对罗兴亚人进行种族清洗。
面对这些情况,很多人希望昂山素季能够站出来,以不妥协的态度对缅甸当局提出谴责。但出乎意料的是,她拒绝这样做,不肯谴责缅甸政府打压记者和歧视罗兴亚人的做法。在负责调查贫困农民与中国铜矿公司之间的土地纠纷事件中,她也站在了中国矿业公司那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西方外交官认为昂山素季是受到了一个小圈子智囊团的不良影响,其中一人的丈夫是个势力很强的商人,2012年前一直被列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另一人是一名若开族医生,在缅甸西部与罗辛亚族发生冲突的正是若开族。
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显然低估了昂山素季。作为一个经历了大风大雨、一直有良好判断力的政治家,昂山素季误信“小人谗言”的可能性很小。她的中庸和谨慎是她本性使然,也和她一贯以来的政治信念一脉相承。她从来就不是一个激烈的人,她的力量来自于平和的坚持,而不是强硬的对抗。在人类历史上,慷慨激昂、快意恩仇的反对者从来不缺,但从反对者成功转型为政治家的个案却少之又少,因为后者更需要调和利益分歧、居间斡旋折冲、有退有进的行政管理才能。一味地指责、为反对而反对,虽然看起来很过瘾,却往往会埋下社会撕裂的病根。
面对人们的诘问,昂山素季说,“我做任何事,从来都不只是为了争取人气。有时政治人物必须做一些人们不喜欢的事情。”
显然,她的自我期许不是一个终身的反对者,而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她再次超越了人们的期待,虽然让一些人失望,却是缅甸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