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的导火索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9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12:1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鲜人 于 2015-11-29 12:37 编辑

大王2010-08-21 21:14





——焦仲卿的言语失当


《孔雀东南飞》这部流传千古的爱情悲剧,历来被广大的学者和文学批评家们刀工斧斫,关于刘兰芝被休的原因可归纳为无子论、心理变态论、虐待论、性格论、家长制论等等,今天我要从诗中刘兰芝、焦仲卿、焦母之间的两段对话来分析孔雀东南飞这场爱情悲剧的导火索。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对话: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颂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颂诗书。”


开篇的四句诗刘兰芝在陈述自己未出阁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预指我并不是一无是处,高攀你焦家。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直言我嫁到你家后的心里感受,非但没有获得我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反而心中常常满是苦楚和悲伤。而苦楚悲伤的原因到底又是什么呢?既有丈夫的忽略,又有婆婆的为难。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夫君你在官府做官,遵守官府做官的规矩,从不为家中的妻子分心、移情,考虑一下我的感受。留我夜夜独守空房,一个月中你我相见的日子才有几回,你不要忘了,我们结婚才没多久呀!
刘兰芝是一个接受过教育的诗性女子,追求唯美浪漫的爱情和美满幸福的婚姻,但是婚后的独守空房,相见日稀,却让她感到无比的孤独与落寞,一想到寡言缺少柔情的丈夫就会让她内心中不觉得有一种酸楚,更何况家中还有一个处处刁难自己的婆婆。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懒惰的人,每天鸡叫时分便起床织布,晚上很晚才休息。三天就能织出五匹布,可是婆婆还是嫌我织的慢呀!


兰芝向丈夫诉说平日他不在家时,婆婆对自己的态度,希望丈夫能给她以宽慰。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并不是我织的慢呀,实在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做了!我是不能够让婆婆满意的,留在家里也没什么用。你还是禀告婆婆把我休掉吧!


兰芝的抑郁之情已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终于暴发了出来,甚至说出了让夫家休掉自己的气话,她的行为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在封建社会中女子被休是很不体面的事情,因为只有犯了七出的人才会被休,所谓的七出是指: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


无子,淫泆yì ,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恶疾 (《仪礼·丧服》)


对此她不可能不了解,但是这个家真的是让她感觉不到温馨,所有的只是压抑,因此她冒着被耻笑的可能,而提出了甘愿被休的见议,由此可见她是一个有个性、有主见,要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先进的女性,也因此种性格才使她招致焦母对自己的无故挑剔和指责。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嫁入夫家后,要听公婆的话,相夫教子,做一个小绵羊式的角色,要等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地位才会有所改变。可以想见焦母当初可能就是这样过来的,既然同是天涯苦命人,那女人又何苦要难为女人呢?


刘兰芝一番话后,让丈夫焦仲卿感到深深的愧疚,一向自命多情的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心中还有这样的苦楚,一面是养育自己多年的母亲,一面是自己深爱的娇妻,处于两难位置的他该何去何从呢,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去和母亲谈谈,可他万没想到的是因为自己的不善言辞,最终和解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反而要被迫将爱妻休回娘家。那焦仲卿究竟说了怎样的一番话才导致了这不可挽回的悲剧的呢?


焦仲卿与焦母之间的对话: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录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儿已薄录相,幸复得此妇。“


从这两句诗来看焦仲卿有点像是在自我贬低,以此来抬高刘兰芝的身价,但在母亲眼里却成了太区区。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焦仲卿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却不想触及了母亲的痛处。焦母年轻守寡,没有能和丈夫长相厮守,享以温情,所以把所有的感情都寄予到了唯一的儿子身上,也可以说他有一定的恋子情结。儿子婚后,小两口相亲相爱,柔情蜜意,在她看来心里却是别有一番心酸,好像自己的宝贝儿子被儿媳妇抢走了一般,所以她对兰芝一直有一种抵触情绪,从心底不愿意接纳她。如今儿子又在她面前说要和媳妇生死共相随,有把自己抛弃之嫌,因此她把所有的不满与怨恨全都加诸到了媳妇刘兰芝的身上。为后文她决心休掉兰芝埋下了伏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92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12:44:40 | 只看该作者
考证文字《孔雀东南飞》为何向东南飞?
2012-02-09 本文行家:段钱龙


《孔雀东南飞i》是汉乐府名作,开篇第一句叫做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可是孔雀能飞吗?又为何是向东南飞不向西北飞呢?


孔雀东南飞





 一、孔雀何以向东南飞?
  孔雀带着徘徊、顾恋的心情盘旋的时候,为什么只向东南飞,而不向其他地方飞?据考证,焦、刘的婚姻悲剧发生在今安微怀宁县小吏港。小吏港一名小市港,“因汉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位于怀宁县城北二十公里处,与潜山县接壤。焦家位于小市港河对岸的焦家坂(今属潜山县),刘家则在小市港东半里处,从地理位置看,刘家正好位于焦家的东南方向。
  悲剧的结局是,刘兰芝在小市港投水而死,焦仲卿最后也“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焦仲卿悬树自缢而殉情,偏偏又是“自挂东南枝”,正好与开篇的兴句首尾呼应。因为刘兰芝的故乡在东南方向,而且刘的尸魂也在东南方的小市港河边,所以焦促卿才面向东南而死。
  于是,孔雀东南飞。
  二、五里一徘徊?
  孔雀不善飞翔,怎能五里一徘徊?
  百科全书有云:
  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原来,此二句原来出处为汉乐府诗句《飞鹄行》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妻卒疲且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者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踌躇顾群侣,泪落纵横随.
  写白鹄不能衔负雌鸟,来比喻男子不能庇护妻子。
  《孔雀东南飞》全诗大意和前诗相似,但将白鹄改为更为美丽动人的孔雀。
  那为何要换成孔雀呢?
  时人认为孔雀是有灵性的鸟,能够选择自己的终生伴侣,相守一生。所以,孔雀东南飞就表达了焦仲卿对刘兰芝至死不渝的爱情。就这点来说,更合乎诗歌情感。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29 22:46 , Processed in 0.0918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