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52C舰南海严阵以待 突然遭遇美航母编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8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3: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内军情中国青年网  2016-05-03 08:39

  


  资料图:官兵展开直升机旋翼。“兰州”舰舰员正在进行直升机起飞前的机务检查


  原标题:052C舰南海严阵以待 突然遭遇美航母编队


  4月29日,南海某海域,天气晴,风速4.5米/秒,浪高0.5-1米,能见度5海里。


  上午8时整,正在前往文莱、新加坡参加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海上安全与反恐联合演习的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兰州”舰,开始了航渡途中第一次、也是受领任务以来第一次以联演内容为背景的协同演练。


  要知道,“兰州”舰从准备到起航总共不过7天。随舰直升机组和特战队等小组成员来自6个不同的单位,起航这天才刚刚登舰。要知道,他们即将参加的是18国联演,一举一动代表的可是中国海军!


  略经准备,甚至未经准备就出动参加多国联演的“兰州”舰,哪儿来的这份自信?


  


  航渡途中实施协同演练的“兰州”舰。


  常态化远航出访让联演不再陌生


  “一级战斗准备,舰员注意,接上级情况通报,前出搜索救援被T3恐怖组织劫持的‘AVATAR’号商船……”


  响亮的广播声音未落,从过道传来一阵急促有序的脚步声,也就短短十几秒,又迅速恢复了常态,整个舰艇内部只剩下机器低沉的轰鸣。


  悄无声息的只是表面,驾驶室、作战室、集控室、机库内,以及舰尾飞行甲板上,航海、通信、情电、动力、帆缆、防化、航空等部门人员严阵以待,此时的“兰州”舰就像一只弓背猫腰只待出击的猎豹。


  指挥这次演练的,是80后实习舰长朱正中。不同于平时实战训练需要坐镇作战室,他正站在驾驶室内,用一个个口令指挥着这次协同演练。


  “几年前可能需要准备1至2个月,如今最多一个星期。毕竟,我们近3年的出访联演次数是之前8年的两倍,常态化的远航出访让‘兰州’舰对联演不再陌生。”朱正中解释说。


  朱舰长的指令带着一点点湖南口音,但清晰、从容。


  “算上亚丁湾护航,‘兰州’舰3年来执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就有6次,更何况还有每年几次的远洋训练,现在面对远航任务,我们已经可以说走就走。”


  有同样感受的不止朱舰长。驾驶室内,朱舰长身后的上等兵,那个正稳稳把着舵轮的女操舵手孟佳丽,上舰不到一年已3次随舰远航,稚嫩美丽的小脸透着一股子与年纪不太相符的沉稳。


  


  特战队员演练登临目标船只后准备入舱搜寻。


  “直升机一级起飞准备”,朱舰长发出指令。


  接到命令后,航空组成员一阵忙碌:推机出库、就位、展开旋翼、检查雷达、无线电、发动机、武器……飞行甲板上瞬间人头攒动,动作很快,却有条不紊。


  今天上午演练的是直升机空中支援掩护和特战分队武力营救。


  按计划,先是2名特战队员随直升机升空,前出至被劫持船舶附近盘旋,利用观察和照录相器材实施侦察,掌握被劫船舶、船员及海盗活动等情况。


  紧接着6名特战队员乘一艘舰载小艇高速靠近目标,并在直升机、舰艇和另一艘舰载小艇的掩护下快速攀爬登船,实施临检拿捕,解救被劫持船只。


  “今天的内容都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极其普通的基础课目,根本不在话下。”朱舰长轻描淡写。


  “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些基础课目,一样反映海军官兵的战术素养!”


  朱舰长所言不虚!


  据说和外军进行非战联演时,因为不是作战行动,难以看出对方的真实作战水平,互相之间就通过计算对方在同一时间跨度内起降直升机以及吊放小艇的频率和次数,来判断彼此的战术水平。


  对此,“兰州”舰副通信长夏文松有亲身体会:2014年参与搜寻马航失事客机时,他看到澳大利亚海军一艘护卫舰在很短时间内,且天气海况都很差的情况下,连续几次直升机起降和收放小艇训练,频率之勤,速度之块,时间之短,令人惊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84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3:11:54 | 只看该作者
幸好,“兰州”舰也不慢。

  掐表看了一下,从起飞准备到直升机飞离甲板,整个过程用不了20分钟。接下来的武力营救阶段,负责吊放小艇的舰员用1分钟就将艇放入水中,算上准备时间也不过3分钟。

  

  信号兵指引直升机降落“兰州”舰飞行甲板。

  四级军士长、雷达兵邓妃波是“兰州”舰第一代舰员,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远航,但却清楚地记得,“刚上舰那会儿,一提到有出访或联演任务,心里总会忐忑不安、如临大敌!”

  “不仅我们‘兰州’舰官兵,能感觉整个支队乃至舰队,从上到下都对任务很重视。”邓妃波回忆。

  “其实就是不放心,所以每次都特别认真地准备。”“兰州”舰政委杨思权一语点破,“不过这几年,随着我们自己高难度、高强度、实战化演练越来越多,对这类任务已经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了。”

  邓妃波的话没有杨政委有水平。他就觉得,反正他和战友们现在面对联演任务不再紧张,几乎平时什么样,拉出去就什么样,轻松自如。

  参加多国联合演习,免不了要和外军打交道,包括前期的准备、协商,演习期间的研讨、招待,以及开闭幕式等等。

  以往,至少在几年前,“兰州”舰参加类似活动时,都会由上级机关派出级别较高的领导带领或代表“兰州”舰出席,以示对联演的重视。

  而到了联演现场,往往发现有些国家,尤其那些经常联演的国家,派出的代表都是些上校、中校,有时甚至是少校,高级别军官不能说没有,却并不多见。

  想一想,不能据此就说我们重视,人家不重视,毕竟联演的目的是展示战术素养、训练水平,以及加强合作沟通,与官阶高低并无实质关系。

  此次联演,“兰州”舰派出参加协调研讨等重要活动的中方代表就两个人:实习舰长朱正中中校和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作训科副科长石亿少校。

  

  图片:4月29号,“兰州”舰航行途中与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约翰斯坦尼斯”航母编队相遇。图为该编队的“斯托克戴尔”舰。何得志摄

  和外军用英语交流不再怯场

  实际上,陪同朱正中和石亿的还有一名英文翻译,肖帆少校。

  作为此次远航联演的主力翻译,肖帆出身指挥自动化专业。由他带领的其他4名随舰翻译都是“兰州”舰上的军官,也都不是英语专业出身。

  肖帆尤其擅长海军军事英语,喜欢搜集整理一切跟海军术语相关的英文资料。

  “兰州”舰的英文解说词就是他编译的,他能将“兰州”舰所有性能参数用地道的军事英语表述出来。

  正因如此,除了翻译,他还兼任整个驱逐舰支队的英语考官和出题人。

  2008年甚至更早开始,受任务牵引,作为国际军种的中国海军掀起全员学英语热潮,从士兵到军官,从值更官到舰长,每个战斗岗位必须通过英语考试才能上岗。

  所以,朱正中和石亿英语其实都不错,简单交流没有问题,只是因为联演用到的军事术语太多太杂,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才需要肖帆陪同。

  至于“兰州”舰上的其他官兵,如今和外军用英语交流时也早就不再怯场,还游刃有余。

  4月29日这天演练结束后,15时左右,“兰州”舰航行途中与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约翰·斯坦尼斯”航母编队偶遇。

  期间,“兰州”舰的通信兵根据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用英语与该编队的“斯托克戴尔”舰就方位进行了友好的互通互报。

  “U.S. warship 106, this is Chinese warship 170, over.”(美国106舰,这里是中国170舰,完毕。)

  “Chinese warship 170, this is U.S. warship 106, over.”(中国170舰,这里是美国106舰,完毕。)


  ……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84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3:12:51 | 只看该作者
 “U.S. warship 106, this is Chinese warship 170, thank you for your temporary company, out.”(美国106舰,这里是中国170舰,谢谢短暂伴航,联络结束。)

  “Chinese warship 170, this is U.S. warship 106, roger,thank you,out.”(中国170舰,这里是美国106舰,收到,谢谢,联络结束。)

  语句简单、清楚、干净、利落,透着中国海军水兵的淡定、自信……

  按计划,先是2名特战队员随直升机升空,前出至被劫持船舶附近盘旋,利用观察和照录相器材实施侦察,掌握被劫船舶、船员及海盗活动等情况。

  紧接着6名特战队员乘一艘舰载小艇高速靠近目标,并在直升机、舰艇和另一艘舰载小艇的掩护下快速攀爬登船,实施临检拿捕,解救被劫持船只。

  “今天的内容都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极其普通的基础课目,根本不在话下。”朱舰长轻描淡写。

  “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些基础课目,一样反映海军官兵的战术素养!”

  朱舰长所言不虚!

  据说和外军进行非战联演时,因为不是作战行动,难以看出对方的真实作战水平,互相之间就通过计算对方在同一时间跨度内起降直升机以及吊放小艇的频率和次数,来判断彼此的战术水平。

  对此,“兰州”舰副通信长夏文松有亲身体会:2014年参与搜寻马航失事客机时,他看到澳大利亚海军一艘护卫舰在很短时间内,且天气海况都很差的情况下,连续几次直升机起降和收放小艇训练,频率之勤,速度之块,时间之短,令人惊叹。

  幸好,“兰州”舰也不慢。

  掐表看了一下,从起飞准备到直升机飞离甲板,整个过程用不了20分钟。接下来的武力营救阶段,负责吊放小艇的舰员用1分钟就将艇放入水中,算上准备时间也不过3分钟。

  四级军士长、雷达兵邓妃波是“兰州”舰第一代舰员,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远航,但却清楚地记得,“刚上舰那会儿,一提到有出访或联演任务,心里总会忐忑不安、如临大敌!”

  “不仅我们‘兰州’舰官兵,能感觉整个支队乃至舰队,从上到下都对任务很重视。”邓妃波回忆。

  “其实就是不放心,所以每次都特别认真地准备。”“兰州”舰政委杨思权一语点破,“不过这几年,随着我们自己高难度、高强度、实战化演练越来越多,对这类任务已经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了。”

  邓妃波的话没有杨政委有水平。他就觉得,反正他和战友们现在面对联演任务不再紧张,几乎平时什么样,拉出去就什么样,轻松自如。

  参加多国联合演习,免不了要和外军打交道,包括前期的准备、协商,演习期间的研讨、招待,以及开闭幕式等等。

  以往,至少在几年前,“兰州”舰参加类似活动时,都会由上级机关派出级别较高的领导带领或代表“兰州”舰出席,以示对联演的重视。

  而到了联演现场,往往发现有些国家,尤其那些经常联演的国家,派出的代表都是些上校、中校,有时甚至是少校,高级别军官不能说没有,却并不多见。

  想一想,不能据此就说我们重视,人家不重视,毕竟联演的目的是展示战术素养、训练水平,以及加强合作沟通,与官阶高低并无实质关系。

  此次联演,“兰州”舰派出参加协调研讨等重要活动的中方代表就两个人:实习舰长朱正中中校和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作训科副科长石亿少校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22 09:24 , Processed in 0.1024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