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尼克松和基辛格对中国的态度,就像陷入爱情”

[复制链接]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7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21:3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盛顿人 于 2015-9-28 22:40 编辑

作者:南方周末  特约撰稿 师小涵听译[罗元婕2015-09-24 15:18:38



基辛格第一次访华的笔记里描述了周恩来的双眼炯炯有神,他觉得周恩来棒极了。图为尼克松(左)和基辛格(右)。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肯·休斯(Ken Hughes)曾经是纽约一家电台的记者,跑本地新闻。他渐渐感到厌烦,转而到华盛顿的报社工作,因为工作无聊,肯·休斯偶然去国家档案馆听尼克松录音。他听得入迷,开始把其中有趣的部分写成文字,投寄给报纸。但报纸并不感兴趣,他干脆撰著成书,无意中成了一位研究尼克松的专家。
“尼克松是个政治怪人”

南方周末:尼克松录音的总时长是2600多个小时。你全部听过一遍吗?

肯·休斯:没有。据我所知,国家档案馆里没有人从头到尾听过。全部听一遍需要两年时间,当时的录音设备是藏在办公室里,尼克松和办公室的人都不知道它在哪。我们要保证听写是正确无误的,还要把它转成书面并发表,工作量很大,我只听了一小部分。

南方周末: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总统被录音?基辛格先生知道吗?

肯·休斯:他也不知道。所以当他发现他和总统的秘密谈话被录下来的时候很不高兴。而整个录音事件在水门事件爆发的时候完全失控,因为司法机构的介入,这些录音带都变成了犯罪证据。所以过了很多年后这些录音带才得以被公开。
南方周末:为什么尼克松要安装这个由语音自动启发的录音系统?

肯·休斯:当时尼克松桌上有许多按钮,可是他笨手笨脚,经常按错。有时候工作人员赶到他办公室以为他需要帮助,却发现他其实是想和另一个人说话。所以特工们设计了这个由语音自行启动的录音系统,这样总统就不用去找那个按钮了。只有尼克松一个人装过这样的系统,而后来他也因为录音里泄露出的大量信息而被迫辞职。

“能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人,我和我的同学都很激动”


南方周末:尼克松录音中,关于对外事务和国内事务的内容,比例是怎样的?

肯·休斯: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切的数据,但可以肯定,尼克松对对外政策的兴趣很大。他最喜欢的一段录音是他和基辛格的谈话。亨利·基辛格是哈佛教授,研究国际关系的专家,也是尼克松遇到需要秘密协商对外事务时派出的大使,他对尼克松来说就是一个单独的国务院。

他们的对话还包括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他们考虑这么做的历史影响,还有对美国内政的影响等。

南方周末:在对外政策这部分录音中,有多少是关于中国议题的?基辛格是尼克松唯一与之聊中国话题的人吗?

肯·休斯:基辛格不是唯一,但是最主要的那个。我不能给你具体的数据,但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从1971年2月到1973年7月,他们一直在谈论中国。1973年,中美外交常态化,还有当时的乒乓外交。我当时还是小孩,我和我的同学都很激动能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人,看到美国人在中国。中国那时对我们来说是一片很神秘的土地。尼克松和基辛格花了很多时间探讨如何迈出和中国建交的第一步,还有如何处理和周恩来、毛泽东这样的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而尼克松和基辛格成为了中美关系历史上很重要的两个人。

南方周末:在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前的录音中,他们有什么担忧吗,或是有什么是一般公众不知道的东西?

肯·休斯:有的。有一些和他们的个性有关。基辛格为了和像周恩来这个等级的领导人会面做了充分准备,他研究了周恩来和其它国家的领导人的交往,他明白周恩来很有智慧,他必须跟上他的思维。他向尼克松展示的笔记有厚厚一本。
尼克松说这些都很有意思,但是,我们要强硬一点。尼克松向来以强硬的领导人形象示人。

就是说,私底下,尼克松和基辛格对以怎样的形象态度面对中国领导人是有分歧的。

南方周末:你提过,当时美国很担心第一次秘密访华时的媒体报道,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肯·休斯:这其实是很好笑的。美国作为当时的大国,中国作为历史上的大国,两国元首的会面是很重要的。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实际上是给尼克松第二年的访华铺路。尼克松希望他的访华之行能在美国被收看。
所以他让基辛格与中方协商的事宜之一,就是电视设备的准备。尼克松本来只想要一小队美国记者随行,结果后来随行的却是大队人马。翻阅当时的照片,就会发现他们数量庞大。
南方周末:尼克松擅长和电视打交道吗?

肯·休斯:那不是他的特长,电视转播对他来说总是有限制的。他是很棒的演讲家,尽管他面对电视这种媒介还不是很自然,但他组织语言的能努力很强,能发表很棒的演讲。

“录音里能听出来,尼克松对中国人怀着很大的敬意”

南方周末:在你看来,尼克松当时是怎么看待中国的?是把中国放置在中美苏三角关系中来看,还是把中国单独作为一个潜在的强大的力量?
肯·休斯:两者皆有。短期来看,他想让中苏两国互相争斗,这样美国在外交上就会渔翁得利,也有更多的机会解决越战一事。同时他也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的领导人怀着很大的敬意。他意识到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力量,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中国社会和经济蕴含的力量。
南方周末:你觉得尼克松在正式访华后,对中国人民和领导人的看法有没有改变?
肯·休斯:我个人觉得,尼克松和基辛格对中国的态度,就好像陷入了爱情。基辛格第一次访华的笔记里描述了周恩来的双眼炯炯有神,美国俗语里有说法叫“bromance”或是 “man crush”(注:皆指男人间的欣赏),他觉得周恩来棒极了。
我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想成为美国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因为他们两人很有可能没办法连任。总的说来,尼克松和基辛格很赞赏中国人民,中国这个国家,而通过到访中国,他们在美国的地位也提升了。因为美国大多数人都是很重视中国的,对访华一事感到很激动,对两国之间的顺利和解感到欣慰。
南方周末:尼克松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是不是受到了基辛格很大影响?
肯·休斯:我不知道。我个人认为基辛格影响了尼克松对周恩来的看法。但是尼克松个人对中国抱有很大的兴趣,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和那些曾和中国领导人打交道的人聊天,研究那些和中国有外交往来的国家。
南方周末:录音中是否有尼克松对中美关系未来的计划,后来却因为下台而没有机会实践?
肯·休斯:我不知道。录音到1973年就停止了。所以那个时候尼克松并不知道自己无法达成他对中美关系的计划。但是他的计划中包括中美的完全建交,他不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想慢慢来,因为这对美中两国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18 13:51 , Processed in 0.1130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