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3|回复: 1

FT中文网德国讨论删除基本法中“种族”一词时,在讨论什么

[复制链接]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769
发表于 2020-6-29 19: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冬方:抹去“种族”一词是否意味着将种族主义釜底抽薪?它是否是缓解种族歧视问题的必要一步?或者它只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文字游戏?




















  2020年6月29日 15:19 张冬方 为FT中文网撰稿


  6月,抗议种族主义的愤怒之火从美国蔓延到了欧洲。在德国的柏林,法兰克福等,上万游行者戴着口罩走向街头,尽管疫情警示仍在。在慕尼黑的那场示威活动,参加者甚至达到2.5万。在二战过去75年的今天,种族主义是否还能和德国扯上关系?它在德国有多大的容身之处?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如此表述,“光是‘非种族主义者’还不够,还得是‘反种族主义者’。”很偶然,6月发生的几件事情,都和反种族主义有关。


  联邦德国基本法“基本权利”第3条中规定,“任何人不得因其性别,种族,语言(……)受到歧视或优待。”绿党提议删除其中“种族”(Rasse)一词,得到自由民主党等党派的响应,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对公开辩论的欢迎。支持者们纷纷献计献策:用“族群出身”取代“种族”,用形容词取代名词等等。他们认为,“种族”一词已不合时宜,科学上并非人种一说,但这一概念的存在,暗示了不同人种的存在,从来助长种族主义。反对者则说,基本法是历史的产物,没有必要从语言的层面去更改法律。


  删除“种族”一词,其实是个老话题。来自德国人权组织克赫默(Hendrik Cremer)在十年前的更改“种族”一词研究报告中指出,种族是纳粹主义的核心词汇,只要这一概念存在,并得到应用,就会引起误解和伤害。法国社会学家桂伊姆(Colette Guillaumin)也曾说,“种族并不存在,但它确实在杀人。”


  然而,基于种族主义思想的种族歧视真实存在着,抹去“种族”一词是否意味着将种族主义釜底抽薪?它是否是缓解种族歧视问题的必要一步?抑或,它只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文字游戏而已?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还得从德国的移民历史说起。


  德国基本法可追溯到1948年到1949年,那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百废待兴,而“种族”一词是那时对历史的反思和答案:“任何人不得因其种族受到歧视”。战后的历史,一直是德国寻找集体身份认同的历史,它经历了“德国不是移民国家”的陈述句到“德国是不是一个移民国家”的疑问句的过渡。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德国先后和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突尼斯等国签署了招工协议,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求,从此不自觉地走向了移民国之路。从1955到1973年间大约有1400万外籍劳工涌入德国,其中大部分返回故乡。由于石油危机,经济衰退和增加的失业率,德国一度停止招工,但因为家庭团聚和更高的出生率,移民持续增长。有人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本来只是招‘工’,却来了很多‘人’”。


  有移民,必须得有融合政策。1978年德国成立了专门的外籍劳工移民和融合管理机构,当时的负责人屈恩(Heinz Kühn)看到了问题:第二代和第三代年轻移民,因为受教育水平的劣势被边缘化,造成了犯罪率上升。


  不同于科尔(Helmut Kohl)政府明确提出的“德国不是移民国家,也不应该成为移民国家”,1998年的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政府,以及随后的默克尔政府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们向移民伸出了橄榄枝。因为,无论从人口结构还是经济因素上考虑,德国都需要移民。2000年德国松绑入籍规定,引入出生地原则,这意味着一直执念血统主义的德国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根据联邦统计局数据,德国2018年总人口中有25.5%的人有移民背景,其中最大来源国为土耳其,其次是波兰和其他欧洲国家,非欧洲国家中主要为哈萨克斯坦和叙利亚。


  移民的增加带来了穆斯林的增加。据联邦移民和难民事务局(BAMF),2015年在德国穆斯林约440万到470万之间,占总人口的4.4%到4.7%,这部分人大部分来自土耳其。皮尤研究中心曾做了三种情景预测,如果移民人数稳定增长,2050年德国的穆斯林占总人口比例可能达到11%。


  难民也是移民群体中的重要部分。1980年来德难民首次突破10万。移民融合政策因此迅速掉头,急速转向移民限制政策。然而,德国在欧洲国家中是最受欢迎的避难所。移民研究者巴德(Klaus J. Bade)批判当时融合政策的无计划性“导致了国内对外来者的恐惧和仇视。”


  2015年,叙利亚内战导致的难民潮涌入欧洲,出于人道主义,默克尔敞开了德国的大门,并说出了那句让人热血澎湃的“我们能做到”。据联邦内政部数据,2015年共有100万难民抵达德国,其中47.6万正式申请了难民,这个申请数比前一年增加了135%,其中48.5%的申请在当年就获批了。而2016年,申请数达到历史高峰约74.5万。


  与此同时,欧洲的恐怖袭击事件频发。从2015年1月法国《查理周刊》恐袭事件,到2015年新年前夕科隆大规模性侵事件,再到2016年12月柏林圣诞集市恐怖袭击等等,德国Pegida趁此掀起反伊斯兰运动,而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AfD)也迎来了高光时刻,于2017年首次杀进了联邦议院,占12.6%的席位,成为德国第三大党。


  另一方面,极右翼极端主义成为是德国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从极右翼国家社会主义地下党(NSU)的一系列谋杀案,到2016年慕尼黑发生极右翼恐怖袭击,9名有移民背景的人被害,再到今年2月哈瑙枪击案中,行凶者枪杀了9位有移民背景的人,以及他的母亲。


  不管是伊斯兰主义自杀式恐怖袭击,还是极右极端主义枪击案,研究人员发现了他们之间惊人的相似:大多数处于危机,如果在人生中“无法感到建设性的自我实现,那么就有可能以毁灭性的方式来挥霍生命”。他们极易被煽动,以简单粗暴,寻找作为替罪羊的方式来对待问题:别人有罪。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右翼民粹政党在失业率更高,移民其实更少的德国东部地区尤其受欢迎。


  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曾说“右翼极端主义是德国最大的威胁”,说得不错,不过,他自己也曾在2018年发表著名言论“移民乃一切问题之母”。原宪法保护局局长马森(Hans-Georg Maaßen)曾公开表示自己不支持移民。这些言论播下了一颗颗恐惧的种子,选择党则提供了一片沃土,并且施肥,松土,让排外,寻找替罪羊,甚至仇恨的种子生根发芽。外国人,移民,穆斯林,犹太人,难民成为面目模糊,没有个性的“他们”,并且与贪图“我们”的福利,抢走“我们”的工作,甚至恐怖分子联系在一起。


  这些极端案例只是种族主义的冰山一角,冰山之下有更多的暗流在涌动。据联邦反歧视局(ADS)的2019年度报告,近些年来,德国联邦刑事犯罪调查局的犯罪统计数据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种族主义,反伊斯兰教,反犹主义倾向。2019年联邦反歧视局收到的种族歧视咨询求助明显增加,达1176起,占所有咨询中的33%,数量为2015年的两倍。同样来自联邦反歧视局的2019年问卷调查显示,1/3有移民背景的人过去十年间在找房子的过程中遭受了歧视,41%的人则表示对把房子租给外来移民有非常大的顾虑。尽管这些是《一般平等待遇法》禁止的。


  德国真的一个如此糟糕的,充满种族主义的国家吗?其实不是。矛盾和微妙的是,自从东西德统一以来,对大屠杀的追思成为德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值得玩味。出生于喀麦隆的历史学家,后殖民理论学家姆边贝(Achille Mbembe)在德国深陷反犹主义风波当中,起因是他将纳粹屠杀犹太人和南非种族隔离进行了比较。


  美国历史学家,记忆研究学者罗斯伯格(Michael Rothberg)从记忆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在德国,拿大屠杀历史与殖民主义,南非种族隔离或者巴以冲突的任何接触或者比较都可能带来稀释甚至是否定这段历史的后果。然而,欧洲殖民主义,德国的结构性种族主义和经济不平等在今天应该得到关注。


 

2790

主题

343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76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9: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谨记历史,另一方面不愿正面承认自己是移民国家,那么,删除“种族”一词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它能否逆转反伊斯兰,反犹,排外之风?非裔移民能否逃离被叫黑鬼(Neger)的命运?只占移民极小一部分的中国人是否就不会被称作“眯缝眼”(Schlitzaugen)了?用来形容中国政治和经济崛起的“黄色威胁/黄祸”(Gelbe Gefahr)是否就不会出现在媒体上了?



  柏林进行了另一个尝试。6月初,柏林通过了反歧视法(LADG),规定禁止包括警察在内的公共机构基于肤色,宗教,出身,世界观,种族主义动机等歧视行为。受歧视者可以起诉歧视者,并提出赔偿要求。而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般平等待遇法》(AGG)实施范围为就业和日常生活,且在公民和公民之间。由此,柏林成为德国第一个额外出台法规,禁止政府对公民基于来源地等歧视行为的联邦州。这台被称作针对德国制度性歧视的法律在出台前后都充满了争议。不过至少,它比删除“种族”一词更实际,更有章可循。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曾写道,“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别人的轻视之下”。怎么处理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别,德国任重道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8 17:44 , Processed in 0.0897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