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主义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0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1-9 20:24 编辑


邵大箴

一、

    整个人类艺术史是以“人”为中心的主题展开的,因为艺术是作为主体的人认识、体验客观世界和表现自身思想、感情的手段而存在。艺术表现人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但其中再现人的真实形象,表现人的活动和内心世界,是主要的手段和方法,世界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都以此为目的做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硕果累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公元14—16世纪)的美术在这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令人瞩目。著名的瑞士文化和艺术史学者布克哈尔特(J.C.Buckhardt,1818—1897)在其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中曾经把文艺复兴概括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人是宇宙间最深奥、最神秘的存在,是科学、哲学和艺术永久研究的课题。每个人,他的外形与心理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又无不刻上时代的烙印。艺术中人的形象则是时代最真实、最生动的“镜象”。艺术创造之所以特别关注人和人的形象,是因为人在万物中最有智慧、最美和最富有生气,人的形体最匀称、最和谐,最能吸引敏感于美的艺术家;更是因为人(历史和现实的)的思维和活动,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程,不断引发艺术家们的思考和表现的兴趣。还颇有意思的是,艺术家对自身形象的迷恋和描绘自身形象的欲望,贯穿于整个人类艺术史。因为艺术家把认识自我作为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探究人的秘密的重要手段。艺术家塑造的人有两种主要类型:共性的和个性的。所谓“共性”的,是艺术家着眼于社会上普遍的人,着眼于人的社会性活动,而不是写个别的、特定的对象。而所谓“个性”的,则是注重表现“这一个”特定的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后一类形式中,最流行的是人物肖像。在肖像艺术中也有理想化和个性化两种倾向,那是属于另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了。只是需要指出:不论是“理想化”的或是“个性化”的肖像,都必须与表现的客观对象有“肖似”之处。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展—人的形象”这一话题。这一展览提供的作品主要描绘的是人,有些作品用间接的方法反映出人的生活方式,而绝大多数则是直接地描绘人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其中很多是肖像作品。作品的门类包括绘画、雕塑和少量工艺品。作品创作的时代跨越六个世纪,包括文艺复兴的醖酿期(13—14世纪)、初期(15世纪)和盛期(16世纪上半期)。从16世纪下半期开始,文艺复兴作为思潮和运动逐渐落幕,在艺术上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之为“风格主义”(Manerism,源于意文maniera)和“巴洛克”(Baroque)时期。进入18世纪,艺术风格又朝古典的方向衍变。


    此次展览意大利方面是按照“人”作为时代的“镜象”的主题来策划的,选择了包括文艺复兴在内的六个世纪的作品。鉴于其中的多数作品出自文艺复兴艺术家之手,经过我们反复研究,采用了“文艺复兴艺术—人的形象”这一展览名称。对此,我们在展览的布置和文字说明中,都有所交代。


    人的形象之所以为文艺复兴艺术家们所特别重视,主要源于一种“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l’Umanesimo)是文艺复兴社会、文化运动的中心思想,它和古代希腊时期的人本主义有渊源关系,也是后来推进资产阶级革命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在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力求用世俗的教育摆脱教会的束缚,新类型的学校开始出现,学校中的教学科目除“神学”外,增加了研究自然和人的被称为“人文学科”的内容,如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人文主义”一词由此产生。人文主义思潮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活跃,许多杰出的人文主义学者不仅在文化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政府内担负要职。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中心,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都在这里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活动。继佛罗伦萨之后,罗马、威尼斯也先后成为人文主义者的舞台,这三个城市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主要中心。这些城市的人文主义艺术活动有共同的特点,也各自有特色。例如佛罗伦萨的艺术在许多方面得到美第奇家族的支持,而在罗马,不少重要的建筑、雕塑与绘画活动则与教皇有密切的联系;威尼斯作为贸易和商业的中心,又作为水乡之都,富有感性的市俗文化比较活跃,绘画中更重视色彩、色调的表现。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袁思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0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1-9 20:25 编辑

人文主义的主导思想是对人的肯定,反对人的生活受神的主宰,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和隐逸生活,提倡现世的奋斗精神,提倡享受现世的欢乐与幸福;人文主义崇尚理性,主张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秘密,探究未知;人文主义崇尚希腊罗马古典遗产,人文主义学者们在古典遗产中发现了一个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异同的文化世界,找到了借以推行改革的精神力量。从表面上看,那时的人文主义者所做的努力是试图使古典文化艺术复兴与再生,但本质上被后人称之为“文艺复兴”的艺术运动是当时社会内部发展的一种需要。其他因素,包括对古代典籍在内的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和再发现,只不过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而己。在16世纪,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家瓦萨里(Vasari)撰写的《大画家传》(Lives,1550)中,指出了从乔托到米开朗基罗艺术发展、复兴的历程,但仅仅局限于造型艺术。而“文艺复兴”(Renaissance或Rebirth)一词扩展到专指一个历史时期则始于19世纪,最早出现在法国学者米希列(Jules Michelet)的法国史的著作中;英国罗斯金(Ruskin)在《威尼斯之石》(Stones of Venice,1851)中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术语。而在1860年,布克哈尔特在其著作中,将意大利文艺复兴视为一个有机的实体。他认为,对于世界与人类的新发现是基于人类心灵的新体验,而不是来自于古代典籍的复兴。人文主义的信念和理想,驱使艺术家描写人和人性,具有人文主义内容的文学、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在十五世纪出现了欧洲艺术史上最早的造型艺术即美术的理论,著名的哲学家、建筑学家列奥·巴基斯塔·阿尔贝蒂(L·B·Alberti)在其《论建筑》及其他著作中,把“美”作为独立的范畴提了出来,认为各个方面的恰如其分即和谐是美,接近自然是美。他鼓励人们热爱技艺,主张人们从事宏伟、壮丽的事业。阿尔贝蒂说数学是一切事物的秘密所在,绘画是“一切艺术之花”。至于他说的“大自然屈从于艺术家的意志,犹如佛罗伦萨山上的石头屈从建筑师的意志”这样的话,显然包含了艺术高于自然和推崇理想化艺术的意思。人文主义思想们和艺术家们追求艺术的真实性,他们主张从古典文艺中吸收写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社会、人和自然,追求形象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为掌握写实技巧,他们一方面在晚期哥特式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古代希腊、罗马遗产,这些古代艺术品的遗存(文献与实物)虽然在中世纪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在意大利仍然不断有所发现,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此外,由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拜占庭逃难到意大利的学者们带出了大批古代文献的手抄本,为渴望求得新知识的意大利人展现了崭新的古代世界。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借助自然科学特别是解剖学、透视学和比例学的成果来达到完善写实技巧的目的。那时的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在研究自然科学,有些人是杰出的科学家,如达·芬奇。这位被恩格斯称为“巨人”的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光辉的创造性成果。为了准确地掌握人体的结构知识和了解人体内部的奥秘,他不顾宗教势力和世俗的压力,先后解剖过许多具人的尸体。另一些艺术家,在把数学和透视学成果运用到绘画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令人惊叹不止。


    像一切革新的文化艺术运动一样,文艺复兴运动也是在否定最接近它的传统即中世纪传统的基础上确立它的创新原则的。不过,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在理论上对中世纪文化的否定,并不意味着新的思潮是从天而降,与被它否定的传统毫无关系。史学研究成果表明,“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是从中世纪的学术演变而来。”“新旧传统能够长期和谐地在一起活动,没有发生太多的敌对状态。” 1人文主义思想、各门人文学科是如此,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创造也是如此。从13世纪开始,我们己经看到了新艺术的萌芽。这次来华展览的一些杰出的工艺品,是高超的中世纪工艺技巧、浓重的宗教情绪与新的人文主义思想胚胎奇妙的结合。在绘画与雕刻中,中世纪的祭坛画和教堂中的哥特式雕像,从13世纪开始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这种变化趇来越明显,逐渐走向自然、接近现实,并在探索现实与理想结合的艺术形式中,大放异彩。从契马布埃(Cimabue,约1240—1302)到乔托(Giotto,1276—1337),到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到15世纪其他许多杰出艺术家,如乌切罗(P·Uccelo)、卡斯托诺(Castao)、安哲利柯(Fra Angelico)、菲利波·李比(Fra Filipo Lippi)、吉朗达约(Domenico Ghielandaio)、安东尼奥·波洛依奥洛(Antonio Pollaiulo)、安德列阿·委罗基渥(Andreo Verrocchio)以及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等,都是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营养,取得突出成果的,集大成者则是盛期的三杰:列奥那多·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哲罗。而盛期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奈(Giorgione de Castelfranco)、提香(Tiziano Vecelli)、维罗奈塞(Paolo Veronese)、丁托萊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等,除了在色彩上有独特成就外,在表现人的心理和人的生活空间方面,也有新的贡献。


    新的社会体制、新的社会秩序,要求新型人的参与,这种新型的人应该具有热情、智慧和理想,他们应该是身心全面、平衡发展的,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自身的尊严和信念,有坚强的意志,并有为公众利益自我牺牲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人的形象就是在这样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虽然在不同时期受社会的某些方面影响,有异常的表现。绘画、雕塑中写实主义的原则和方法也是在这一需要的前提下逐渐完善起来的。理想主义与个性化的结合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人物形象总的特色,在早期与盛期,艺术中理想主义的成分较多,而晚期人物形象逐渐个性化和生活化;在艺术语言上,早期和盛期追求单纯与整体,更重视结构,格调上注意和谐、典雅;风格变化的征兆在晚期米开朗哲罗的作品中已见端倪,而更为明显的变化则见于1520年之后至1600年“风格主义”。其时因社会矛盾的激化(包括社会的动乱以及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立间的斗争)在人们中间所引起的精神不安,导致人们舍弃盛期艺术沉着、宁静的古典风格。艺术家们有意在打破拉斐尔式的和谐、典雅中追求变形、夸张(包括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和光线)的形式人文主义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邵大箴
一、
    整个人类艺术史是以“人”为中心的主题展开的,因为艺术是作为主体的人认识、体验客观世界和表现自身思想、感情的手段而存在。艺术表现人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但其中再现人的真实形象,表现人的活动和内心世界,是主要的手段和方法,世界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都以此为目的做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硕果累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公元14—16世纪)的美术在这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令人瞩目。著名的瑞士文化和艺术史学者布克哈尔特(J.C.Buckhardt,1818—1897)在其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中曾经把文艺复兴概括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人是宇宙间最深奥、最神秘的存在,是科学、哲学和艺术永久研究的课题。每个人,他的外形与心理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又无不刻上时代的烙印。艺术中人的形象则是时代最真实、最生动的“镜象”。艺术创造之所以特别关注人和人的形象,是因为人在万物中最有智慧、最美和最富有生气,人的形体最匀称、最和谐,最能吸引敏感于美的艺术家;更是因为人(历史和现实的)的思维和活动,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程,不断引发艺术家们的思考和表现的兴趣。还颇有意思的是,艺术家对自身形象的迷恋和描绘自身形象的欲望,贯穿于整个人类艺术史。因为艺术家把认识自我作为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探究人的秘密的重要手段。艺术家塑造的人有两种主要类型:共性的和个性的。所谓“共性”的,是艺术家着眼于社会上普遍的人,着眼于人的社会性活动,而不是写个别的、特定的对象。而所谓“个性”的,则是注重表现“这一个”特定的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后一类形式中,最流行的是人物肖像。在肖像艺术中也有理想化和个性化两种倾向,那是属于另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了。只是需要指出:不论是“理想化”的或是“个性化”的肖像,都必须与表现的客观对象有“肖似”之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0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1-9 20:26 编辑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展—人的形象”这一话题。这一展览提供的作品主要描绘的是人,有些作品用间接的方法反映出人的生活方式,而绝大多数则是直接地描绘人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其中很多是肖像作品。作品的门类包括绘画、雕塑和少量工艺品。作品创作的时代跨越六个世纪,包括文艺复兴的醖酿期(13—14世纪)、初期(15世纪)和盛期(16世纪上半期)。从16世纪下半期开始,文艺复兴作为思潮和运动逐渐落幕,在艺术上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之为“风格主义”(Manerism,源于意文maniera)和“巴洛克”(Baroque)时期。进入18世纪,艺术风格又朝古典的方向衍变。
    此次展览意大利方面是按照“人”作为时代的“镜象”的主题来策划的,选择了包括文艺复兴在内的六个世纪的作品。鉴于其中的多数作品出自文艺复兴艺术家之手,经过我们反复研究,采用了“文艺复兴艺术—人的形象”这一展览名称。对此,我们在展览的布置和文字说明中,都有所交代。


    人的形象之所以为文艺复兴艺术家们所特别重视,主要源于一种“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l’Umanesimo)是文艺复兴社会、文化运动的中心思想,它和古代希腊时期的人本主义有渊源关系,也是后来推进资产阶级革命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在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力求用世俗的教育摆脱教会的束缚,新类型的学校开始出现,学校中的教学科目除“神学”外,增加了研究自然和人的被称为“人文学科”的内容,如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人文主义”一词由此产生。人文主义思潮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活跃,许多杰出的人文主义学者不仅在文化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政府内担负要职。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中心,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都在这里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活动。继佛罗伦萨之后,罗马、威尼斯也先后成为人文主义者的舞台,这三个城市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主要中心。这些城市的人文主义艺术活动有共同的特点,也各自有特色。例如佛罗伦萨的艺术在许多方面得到美第奇家族的支持,而在罗马,不少重要的建筑、雕塑与绘画活动则与教皇有密切的联系;威尼斯作为贸易和商业的中心,又作为水乡之都,富有感性的市俗文化比较活跃,绘画中更重视色彩、色调的表现。


    人文主义的主导思想是对人的肯定,反对人的生活受神的主宰,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和隐逸生活,提倡现世的奋斗精神,提倡享受现世的欢乐与幸福;人文主义崇尚理性,主张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秘密,探究未知;人文主义崇尚希腊罗马古典遗产,人文主义学者们在古典遗产中发现了一个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异同的文化世界,找到了借以推行改革的精神力量。从表面上看,那时的人文主义者所做的努力是试图使古典文化艺术复兴与再生,但本质上被后人称之为“文艺复兴”的艺术运动是当时社会内部发展的一种需要。其他因素,包括对古代典籍在内的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和再发现,只不过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而己。在16世纪,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家瓦萨里(Vasari)撰写的《大画家传》(Lives,1550)中,指出了从乔托到米开朗基罗艺术发展、复兴的历程,但仅仅局限于造型艺术。而“文艺复兴”(Renaissance或Rebirth)一词扩展到专指一个历史时期则始于19世纪,最早出现在法国学者米希列(Jules Michelet)的法国史的著作中;英国罗斯金(Ruskin)在《威尼斯之石》(Stones of Venice,1851)中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术语。而在1860年,布克哈尔特在其著作中,将意大利文艺复兴视为一个有机的实体。他认为,对于世界与人类的新发现是基于人类心灵的新体验,而不是来自于古代典籍的复兴。人文主义的信念和理想,驱使艺术家描写人和人性,具有人文主义内容的文学、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在十五世纪出现了欧洲艺术史上最早的造型艺术即美术的理论,著名的哲学家、建筑学家列奥·巴基斯塔·阿尔贝蒂(L·B·Alberti)在其《论建筑》及其他著作中,把“美”作为独立的范畴提了出来,认为各个方面的恰如其分即和谐是美,接近自然是美。他鼓励人们热爱技艺,主张人们从事宏伟、壮丽的事业。阿尔贝蒂说数学是一切事物的秘密所在,绘画是“一切艺术之花”。至于他说的“大自然屈从于艺术家的意志,犹如佛罗伦萨山上的石头屈从建筑师的意志”这样的话,显然包含了艺术高于自然和推崇理想化艺术的意思。人文主义思想们和艺术家们追求艺术的真实性,他们主张从古典文艺中吸收写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社会、人和自然,追求形象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为掌握写实技巧,他们一方面在晚期哥特式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古代希腊、罗马遗产,这些古代艺术品的遗存(文献与实物)虽然在中世纪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在意大利仍然不断有所发现,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此外,由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拜占庭逃难到意大利的学者们带出了大批古代文献的手抄本,为渴望求得新知识的意大利人展现了崭新的古代世界。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借助自然科学特别是解剖学、透视学和比例学的成果来达到完善写实技巧的目的。那时的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在研究自然科学,有些人是杰出的科学家,如达·芬奇。这位被恩格斯称为“巨人”的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光辉的创造性成果。为了准确地掌握人体的结构知识和了解人体内部的奥秘,他不顾宗教势力和世俗的压力,先后解剖过许多具人的尸体。另一些艺术家,在把数学和透视学成果运用到绘画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令人惊叹不止。


    像一切革新的文化艺术运动一样,文艺复兴运动也是在否定最接近它的传统即中世纪传统的基础上确立它的创新原则的。不过,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在理论上对中世纪文化的否定,并不意味着新的思潮是从天而降,与被它否定的传统毫无关系。史学研究成果表明,“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是从中世纪的学术演变而来。”“新旧传统能够长期和谐地在一起活动,没有发生太多的敌对状态。” 1人文主义思想、各门人文学科是如此,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创造也是如此。从13世纪开始,我们己经看到了新艺术的萌芽。这次来华展览的一些杰出的工艺品,是高超的中世纪工艺技巧、浓重的宗教情绪与新的人文主义思想胚胎奇妙的结合。在绘画与雕刻中,中世纪的祭坛画和教堂中的哥特式雕像,从13世纪开始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这种变化趇来越明显,逐渐走向自然、接近现实,并在探索现实与理想结合的艺术形式中,大放异彩。从契马布埃(Cimabue,约1240—1302)到乔托(Giotto,1276—1337),到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到15世纪其他许多杰出艺术家,如乌切罗(P·Uccelo)、卡斯托诺(Castao)、安哲利柯(Fra Angelico)、菲利波·李比(Fra Filipo Lippi)、吉朗达约(Domenico Ghielandaio)、安东尼奥·波洛依奥洛(Antonio Pollaiulo)、安德列阿·委罗基渥(Andreo Verrocchio)以及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等,都是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营养,取得突出成果的,集大成者则是盛期的三杰:列奥那多·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哲罗。而盛期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奈(Giorgione de Castelfranco)、提香(Tiziano Vecelli)、维罗奈塞(Paolo Veronese)、丁托萊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等,除了在色彩上有独特成就外,在表现人的心理和人的生活空间方面,也有新的贡献。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0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1-9 20:27 编辑

新的社会体制、新的社会秩序,要求新型人的参与,这种新型的人应该具有热情、智慧和理想,他们应该是身心全面、平衡发展的,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自身的尊严和信念,有坚强的意志,并有为公众利益自我牺牲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人的形象就是在这样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虽然在不同时期受社会的某些方面影响,有异常的表现。绘画、雕塑中写实主义的原则和方法也是在这一需要的前提下逐渐完善起来的。理想主义与个性化的结合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人物形象总的特色,在早期与盛期,艺术中理想主义的成分较多,而晚期人物形象逐渐个性化和生活化;在艺术语言上,早期和盛期追求单纯与整体,更重视结构,格调上注意和谐、典雅;风格变化的征兆在晚期米开朗哲罗的作品中已见端倪,而更为明显的变化则见于1520年之后至1600年“风格主义”。其时因社会矛盾的激化(包括社会的动乱以及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立间的斗争)在人们中间所引起的精神不安,导致人们舍弃盛期艺术沉着、宁静的古典风格。艺术家们有意在打破拉斐尔式的和谐、典雅中追求变形、夸张(包括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和光线)的形式美感,以拓展表现人的感情的手段。继风格主义之后出现的“巴洛克”艺术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不过其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与修正,其盛期一般认为在1630—1680年左右。这种思潮鲜明地反映在意大利特別是罗马的建筑、绘画与雕刻上。用多种艺术手段如幻觉、光线、色彩和动作,来呈现感情,以达到调动观赏者的情绪的目的。这种艺术倾向的出现与反宗教运动有密切联系,其时教会以这种手段引发观赏者对圣徒痛苦与欢乐的同情。此外,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科学的发展,还有人们对地球进行的新探索,对巴洛克艺术的出现圴产生影响。有学者指出,包括艺术在内的巴洛克这种文化倾向是宗教势力与非宗教势力共同保持的一种基本上令人乐观的新的均势。卡拉瓦乔(Caravaggio)是巴洛克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题材和图像的单纯性、非理想化的自然手法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而出众。其他如卡拉契(Annibale Carracci)、多米尼基诺(Domenichino)、雷尼(Guido Reni)和桂尔基诺(Guercino)等人绘画风格的特点是构图清晰,造形雍容,重现文艺复兴盛期的圴衡、和谐与柔美,含义也较为单纯。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意大利艺术对欧洲、西方以至对整个世界艺术的发展,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奠定了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而且还以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不断召唤迈着现代主义步伐的人们,返回古典的境界,返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世界。也许那理想中有许多虚无飘渺的成分,但现代人们的心灵需要有理想,需要有崇高精神的寄托。


   二、


    意大利艺术从明代万历年间起就随着天主教传入中国,2但那时仅仅限于教堂艺术。作为主流的、具有強烈人文主义精神的艺术(主要是油画和雕塑),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逐渐为中国艺术界所认识。标志着中国进入民主革命的“五四”运动(1919年)的弄潮儿们,寄希望于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振兴国家,摆脱贫困。他们在批判旧制度、旧文化时,竭力提倡写实主义,热情推崇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在内的欧洲写实主义。3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先驱人物李铁夫、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以及傅雷、丰子恺、倪贻德、王子云、刘开渠、江丰、吴作人、许幸之等,在绍介欧洲写实主义艺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由中国学者翻译和撰写的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中文书籍,受到大众的欢迎。意大利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不仅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界、艺术界以至于社会大众的赞赏,而且15—16世纪的许多大师的生平和作品为人们耳熟能详,对他们的兴趣经久不衰。包括文艺复兴艺术在内的欧洲写实主义之所以被提倡,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的需要,因为中国社会的民主改革需要艺术的帮助。社会的变革要求艺术面向现实,面向人生,需要艺术描绘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人,而写意的文人画在这方面有其先天的不足。这样说来,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在内的欧洲写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近现代艺术起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使中国表现现实生活的写实油画得以发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颇有生气的新军;欧洲写实主义,被从事传统中国画创造的艺术家们所参考和借鉴,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观念与技巧。尤其要指出的是,文艺复兴艺术中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艺术家们对描绘现实中人的形象的兴趣和热情,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们颇多启发。


    当今世界,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增长,精神世界面临许多困惑,艺术的新观念和样式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肩负何种责任,艺术往何处去,这些问题重新被提到日程上来。人们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会经常回顾人类艺术走过的道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重温意大利人文主义艺术的成果,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袁思陶)美感,以拓展表现人的感情的手段。继风格主义之后出现的“巴洛克”艺术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不过其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与修正,其盛期一般认为在1630—1680年左右。这种思潮鲜明地反映在意大利特別是罗马的建筑、绘画与雕刻上。用多种艺术手段如幻觉、光线、色彩和动作,来呈现感情,以达到调动观赏者的情绪的目的。这种艺术倾向的出现与反宗教运动有密切联系,其时教会以这种手段引发观赏者对圣徒痛苦与欢乐的同情。此外,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科学的发展,还有人们对地球进行的新探索,对巴洛克艺术的出现圴产生影响。有学者指出,包括艺术在内的巴洛克这种文化倾向是宗教势力与非宗教势力共同保持的一种基本上令人乐观的新的均势。卡拉瓦乔(Caravaggio)是巴洛克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题材和图像的单纯性、非理想化的自然手法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而出众。其他如卡拉契(Annibale Carracci)、多米尼基诺(Domenichino)、雷尼(Guido Reni)和桂尔基诺(Guercino)等人绘画风格的特点是构图清晰,造形雍容,重现文艺复兴盛期的圴衡、和谐与柔美,含义也较为单纯。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意大利艺术对欧洲、西方以至对整个世界艺术的发展,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奠定了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而且还以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不断召唤迈着现代主义步伐的人们,返回古典的境界,返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世界。也许那理想中有许多虚无飘渺的成分,但现代人们的心灵需要有理想,需要有崇高精神的寄托。


   二、


    意大利艺术从明代万历年间起就随着天主教传入中国,2但那时仅仅限于教堂艺术。作为主流的、具有強烈人文主义精神的艺术(主要是油画和雕塑),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逐渐为中国艺术界所认识。标志着中国进入民主革命的“五四”运动(1919年)的弄潮儿们,寄希望于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振兴国家,摆脱贫困。他们在批判旧制度、旧文化时,竭力提倡写实主义,热情推崇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在内的欧洲写实主义。3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先驱人物李铁夫、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以及傅雷、丰子恺、倪贻德、王子云、刘开渠、江丰、吴作人、许幸之等,在绍介欧洲写实主义艺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由中国学者翻译和撰写的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中文书籍,受到大众的欢迎。意大利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不仅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界、艺术界以至于社会大众的赞赏,而且15—16世纪的许多大师的生平和作品为人们耳熟能详,对他们的兴趣经久不衰。包括文艺复兴艺术在内的欧洲写实主义之所以被提倡,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的需要,因为中国社会的民主改革需要艺术的帮助。社会的变革要求艺术面向现实,面向人生,需要艺术描绘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人,而写意的文人画在这方面有其先天的不足。这样说来,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在内的欧洲写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近现代艺术起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使中国表现现实生活的写实油画得以发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颇有生气的新军;欧洲写实主义,被从事传统中国画创造的艺术家们所参考和借鉴,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观念与技巧。尤其要指出的是,文艺复兴艺术中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艺术家们对描绘现实中人的形象的兴趣和热情,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们颇多启发。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4:0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1-9 20:40 编辑

当今世界,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增长,精神世界面临许多困惑,艺术的新观念和样式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肩负何种责任,艺术往何处去,这些问题重新被提到日程上来。人们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会经常回顾人类艺术走过的道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重温意大利人文主义艺术的成果,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6#
发表于 2016-1-9 16:16:06 | 只看该作者
疯老先生,

您自己有没有读一下您上面发的,那一大片字,真的让人读,眼睛会很累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0:1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疯疯颠颠 于 2016-1-9 20:42 编辑
ishka 发表于 2016-1-9 16:16
疯老先生,

您自己有没有读一下您上面发的,那一大片字,真的让人读,眼睛会很累的。。。

谢谢提醒,

839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637
8#
发表于 2016-1-9 20:38:23 | 只看该作者
疯疯颠颠 发表于 2016-1-9 20:20
我还是能看清楚,不过放大一些会更好,谢谢提醒,

这个网站和倍可亲有许多不同,倍可亲贴稿时出来的帖子字的大小总是很合适。而这个网站,尤其是论坛,如贴上去后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颜色,字也经常不同大小。所以希望贴出后,自己再编辑一下为好。谢谢你接收了ishka教授的建议。放大而且加黑了。

14

主题

646

帖子

29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5
9#
发表于 2016-1-10 08:21:4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 现在好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5 09:18 , Processed in 0.0869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