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3-31 14:27:53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王传宝 责任编辑: 谢露莹 恐怖袭击源自文明的冲突
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在其名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在恐怖袭击越来越嚣张的趋势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安然自处,美国不是,法国不是,比利时不是,中国也不是。
不用再罗列近些年来发生在各地的恐袭事件了。恐怖主义作为国际社会的公敌,其毒焰飘过之处,留下的都是血泪,还有仇恨。仇恨的发酵,只会让这种冲突更加剧烈。但对反人类、反文明的恐怖主义来说,没有第二条道路可以选择,必须坚决打击,不留死角。不要指望,你今天可以坐山观虎,幸灾乐祸,明天厄运就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无数的证据已经证明,这样的侥幸基本上不存在。因此,对于国际社会来说,除了调整政策,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泛滥的渊薮外,还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反恐合作机制,不搞双重标准,不搞祸水外引。如果没有这样的共识和机制,就不可能打造一个密不透风的反恐墙堡。
事实表明,越是动荡不安的国家,越可能会为恐怖分子的壮大,提供发育的温床。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解决中东利比亚等国的战乱问题,让人民尽快过上安定的生活,让中东局势走向缓和,并让当事国能够用软硬双手,解决恐怖分子的野蛮生长。其次,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方面,要加大情报资源的共享力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应以一已之私、滥舞长袖,更不能拿恐怖势力作为工具,来为已所用。在反恐方面,不搞意识形态偏见,不搞双重标准,不打小算盘,更不能搞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当然,这样的共识,即便能够达成,在执行过程中,也不能过于理想化。
因此,对中国来说,依然必须严阵以待,健全反恐机制,加大对恐怖分子的全立位、立体的防控和打击力度。今年1月14日,发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ISIS暴恐袭击事件,已经给中国敲响警钟——ISIS的极端恐怖主义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亚洲地区,警醒的不应该只是印尼,同样地,亚洲其他国家也应引以为戒,ISIS的势力范围已经不局限在中东地区,所针对的也已经不仅仅是欧洲或者是美国,亚洲国家很难独善其身。ISIS此前已经向包括印尼、中国等在内的国家宣战,也曾点名印度总理莫迪,ISIS如今已经在菲律宾建立一个“省”,下一个行动很可能是这些国家中的其中一个。
国际社会反恐防恐的普遍做法是,一是强化立法。中国也颁布了《反恐怖法》,这样可以依法赋予反恐怖机关以更多的权力,便于其在侦查恐怖活动时能够通过多种特殊方式及时获取线索,发现和制止恐怖袭击。同时可以依法从重从快加大惩治恐怖分子的力度,对此西方国家不应对此说三道四。第二,完善机构。其一是积极健全各级反恐怖指挥协调机构,全面协调国内反恐行动;其二是组建训练有素、精干内行的快速反应部队,以特种作战方式应对恐怖活动。第三,重点防范。对重点场所、人物的进行特殊保护,同时要加强对重点物品的监控管制,如爆炸物、枪支、化学制剂等等。第四,国际合作。目前在反劫机、反爆炸、反洗钱等领域已形成了相应的国际公约,许多国家之间还签署了地区性和双边性的反恐条约、协定,从而为全球追捕恐怖分子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这些普遍性的措施外,我国还应根据自身的主要恐怖袭击来源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东突运方向加强防范。同时,要对普遍民众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和培训,这一点,并不显得多余。
尽管恐怖分子利用以小博大的方式制造了不对称的袭击效果,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危害,但他们无论是在道义还是组织力量上始终是处于下风的。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不给恐怖分子找到撬起其邪恶杠杆的支点的机会,我们就能够取得这场斗争的彻底胜利。
动荡不安为恐袭提供了“温床”
巴黎悲剧,表面上看是由《查理周刊》的一幅漫画引起的,但其实背后更深刻的原因则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西方和伊斯兰社会的尖锐对立其实在在冷战后就迅速升级。2001年“九一一”事件达到阶段性顶峰。虽然西方在反恐时非常谨慎的把极端恐怖分子与普通穆斯林进行区隔,但事实上并无法根本上改变两种文化的对立。2004年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和2005年伦敦爆炸案都是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所为,而伦敦爆炸案凶犯,竟然是英国土生土长的穆斯林。同样让人震惊的是,巴黎恐袭案的凶犯,竟然也是法国土生土长的穆斯林。
|